Cell Discovery:揭示胰腺导管细胞和腺泡细胞之间命运转变 |
![]() |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团队以Use of a dual genetic system to decipher exocrine cell fate conversions in the adult pancreas为题在Cell Discovery上发表研究成果。该研究开发了可以同时示踪胰腺外分泌部导管细胞和腺泡细胞的双同源重组酶介导的谱系示踪新技术,利用该技术揭示了在特定条件下,胰腺导管细胞和腺泡细胞可以发生细胞命运转变。该研究为胰腺炎等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胰腺是体内仅次于肝脏的第二大腺体,其中,外分泌部构成了胰腺的绝大部分,主要由腺泡细胞和导管细胞构成。腺泡细胞可以产生和释放大量酶,包括淀粉酶、脂肪酶等,这些酶经过胰腺导管输送到十二指肠,对于机体消化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胰腺中,外分泌导管细胞和腺泡细胞是否可以在生理病理条件下发生谱系转变仍具有一定争议。传统基于Cre-loxP的多项遗传示踪工作对于胰腺外分泌部细胞谱系转变具有不同的结果。揭示胰腺导管细胞和腺泡细胞命运转变可以为胰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靶向治疗提供帮助和依据。
为了系统研究胰腺外分泌部细胞谱系命运转变,研究人员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示踪胰腺导管细胞和腺泡细胞的新型双同源谱系示踪技术。研究人员发现Tnni3-Dre和正交位点特异性双同源重组系统交叉型报告小鼠IR1在胰腺外分泌部中可以特异性标记腺泡细胞,而基本不标记其他类型的细胞,可以避免CK19-CreER小鼠对于腺泡细胞的 非特异性标记 ,该设计实现用两个不同的永久遗传报告基因标记胰腺导管细胞和腺泡细胞:zsGreen和tdTomato。
利用该系统,研究人员发现在稳态和胰腺切除情况下,胰腺导管细胞和腺泡细胞主要来源于自我复制,而在胰腺导管结扎和雨蛙素诱导的胰腺炎模型中,一部分胰腺腺泡细胞发生形态转变成管状结构,并不再表达腺泡细胞标记物,细胞命运转变成导管细胞。而在利用白喉毒素介导清除大部分胰腺腺泡细胞后,可以看到胰腺导管细胞参与贡献部分腺泡细胞。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发现,导管细胞转变成为腺泡细胞经历了一个不成熟腺泡细胞的过程,说明胰腺导管细胞同样具有向腺泡细胞转分化的潜能。该研究工作为胰腺炎等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挖掘及疾病治疗研究等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和思路。
胰腺导管细胞和腺泡细胞之间命运转变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Cell子刊:诺奖团队揭开CRISPR基因编辑效率之谜 (2025-04-28)
- Cell: 致命蛋白如何变身守护者?DNA双螺旋破解神经退行之锁 (2025-04-28)
- 液体早筛新突破!Nature:血液中的“雷达”—— RARE (2025-04-28)
- Nat Biotechnol:靶向RNA结合蛋白NPM1有望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 (2025-04-28)
- 沾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三审:实时廓清虚伪或不完全沾染病疫情信息 (2025-04-28)
- 亿达科创自研AI精准营销模型,助力药企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5-04-27)
- “膳蔻杯”2024年医药健康科创大赛圆满落幕 (2025-04-27)
- 华大基因「i99智健」重磅发布|多组学+AI赋能,开启精准健康管理新纪元 (2025-04-27)
- 大湾区首个先进治疗药物生态正式落地!中欧医药中心携手丹纳赫旗下Cytiva公司开启产业新篇章 (2025-04-27)
- 辽宁:初步造成笼罩城乡的西医药服务网络 (2025-04-2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