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Nature Communications:细胞色素P450酶工程改造突破常规蛋白质诱变限制

Nature Communications:细胞色素P450酶工程改造突破常规蛋白质诱变限制

来源:生辉 2023-04-13 10:05

研究人员利用 PikCH238pAcF 和具有底物宽泛性的糖基转移酶在体外构建人工酶级联反应,获得了多种非天然大环内酯类化合物。

细胞色素 P450 酶是自然界中用途最广泛的生物催化剂之一,它在许多天然药物或活性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自 1962 年被JBC杂志报道以来,细胞色素 P450 酶已被广泛研究,包括结构特征、催化机制、调节和生物化学的许多其他方面,它的工程化发展、新型酶特性的挖掘,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方向。

为了设计具有所需反应性和选择性的 P450 突变体,已经开发了多种有效的诱变策略,例如 CAST、CAST/ISM 和 FRISM,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然而,利用 20 种蛋白质源性氨基酸产生突变体并不总是能够满足 P450 酶定点或随机突变以及蛋白质理性设计的所有需求。因此,需要新的方法来突破这种常规蛋白质诱变限制。

近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通过对一种微生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 P450 酶进行非天然氨基酸介导的半理性突变,获得了具有非天然活性的突变体,并在体外通过构建人工酶级联反应,获得了多种非天然大环内酯类化合物。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为并列第一作者,教授和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研究人员以大环内酯类 苦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为研究对象。针对途径中关键 P450 酶 PikC 的关键氨基酸位点进行了半理性非天然氨基酸突变。

▲图丨代表性的大环内酯类生物合成途径(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