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 Med:科学家有望识别出抵御人类新发传染病感染的新型抗病毒药物 |
![]() |
来源:100医药网原创 2023-05-06 10:42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潜在的广谱抗病毒制剂,其能靶向作用对未来流行病构成严重威胁的多个RNA病毒家族;文章中,研究人员检测了通过靶向作用病原体识别受体发挥作用的先天性免疫激动由于RNA病毒的快速进化,其仍然是引起人类疾病潜在大流行的威胁,增强宿主的抗病毒通路来预防或限制病毒感染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策略。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 Medicine上题为 Innate immune pathway modulator screen identifies STING pathway activation as a strategy to inhibit multiple families of arthropod-borne and respiratory viruses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潜在的广谱抗病毒制剂,其能靶向作用对未来流行病构成严重威胁的多个RNA病毒家族;文章中,研究人员检测了通过靶向作用病原体识别受体发挥作用的先天性激动剂文库,结果发现了多种非常有前景的制剂,包括一种对RNA病毒家族成员能表现出潜在抗病毒活性的制剂。
SARS-CoV-2的流行在全球夺走了近700万人的生命,这就解释了人类社会对新出现病原体的大规模爆发的脆弱;尽管目前研究人员能准确预测什么会引发下一次疾病的大流行,但最近的流行病以及全球的气候变化和RNA基因组的不断进化就表明,虫媒病毒(arboviruses,通过注入蚊子等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或许就是首要的候选者,这些病毒包括基孔肯雅病毒、登革热病毒、西尼罗病毒和寨卡病毒等,研究者表示,鉴于其已经表现出的流行潜力,寻找能抵御这些病毒的有效广谱疗法或许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其会成为疾病大流行的潜在媒介。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多种抗病毒药物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这些虫媒病毒的功能,文章中研究人员识别出的最具有潜力和广谱的抗病毒制剂就是环二核苷酸(CDN, cyclic dinucleotide)STING激动剂,其有望诱发机体抵御癌症的免疫防御机制。研究者Arumugaswami说道,单一剂量的STING激动剂cAIMP疗法所诱导的强大宿主抗病毒反应能有效预防并减缓小鼠模型机体中基孔肯雅病毒所引发的病毒性关节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疗法,因为被基孔肯雅病毒所感染的个体在最初感染后的几年以及数十年都会遭受病毒性关节炎的困扰。
科学家有望识别出抵御人类新发传染病感染的新型抗病毒药物。
图片来源:Cell Reports Medicine (2023). DOI:10.1016/j.xcrm.2023.101024
研究者Arunachalam Ramaiah说道,在分子水平下,与西尼罗病毒和寨卡病毒相比,基孔肯雅病毒会促进受感染的皮肤细胞(成纤维细胞)出现强大的转录和化学失衡,这就会反映出属于不同家族的病毒在病毒介导的损伤(疾病病理学)机制中可能存在的差异。对宿主细胞中转录改变的研究就能揭示,cAIMP的疗法能将细胞从基孔肯亚病毒诱导的细胞修复、免疫和代谢通路失调的有害影响中拯救出来或逆转过来。
研究者认为,STING激动剂在抵御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和呼吸道病毒感染上能表现出广谱的抗病毒活性,这些病毒包括在细胞培养模型中的SARS-CoV-2和肠道病毒D68。下一步研究人员将会开发出广谱的抗病毒疗法,并将其与现有的抗病毒疗法相结合,并在未来呼吸道和虫媒病毒疾病爆发事件发生时随时使用。
综上,本文研究描述了一种对于RNA病毒复制非常重要的先天性免疫信号回路,并识别出了针对多个大流行潜在RNA病毒家族非常有效的广谱抗病毒药物。(100yiyao.com)
原始出处:
Gustavo Garcia Jr,Joseph Ignatius Irudayam,Arjit Vijey Jeyachandran, et al. Cell Reports Medicine (2023). DOI:10.1016/j.xcrm.2023.10102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Science:大脑神经元配对秘籍,如何将“3D海选”变“1D精准奔现” (2025-05-11)
- Science:代谢病新曙光,锁定FPR2,为干预神经酰胺诱导的肥胖与糖尿病开辟新途径! (2025-05-11)
- Nature子刊:李佳/臧奕团队揭示糖尿病促进焦虑的分子机制 (2025-05-11)
- Cell子刊:秦川/田代实/王伟团队揭示动脉粥样硬化通过外泌体加剧大脑损伤 (2025-05-10)
- JACC Cardiovasc Imaging:他汀类药物的“升级版”——PCSK9抑制剂如何守护机体心脏健康? (2025-05-10)
- JACC:填补国人数据空白!迄今最大规模研究揭示中国成年人脂蛋白a现状,并发现脂蛋白a水平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2025-05-10)
- 牙鲆耐杀虫剂毒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05-10)
- 水果中的甘露糖有大作用!Commun Biol:甘露糖能直接靶向膀胱癌关键蛋白,诱导焦亡,助力免疫疗法 (2025-05-09)
- Cell:整合因子突变使细胞中充满异常的RNA链,从而促进癌症和神经变性等疾病产生 (2025-05-09)
- Cell Death Differ:结直肠癌治疗新突破!阻断HSF1 (2025-05-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