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
![]() |
“筛查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每一个家长应该重视的问题。因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生在成年后的相对较少。”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病区主任田艳涛在北京表示。
15日,“2023全国无幽日《我国12万人幽门螺杆菌筛查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发布的报告是基于江苏省泰州市“健康惠民一号工程”的筛查检测结果。该工程由江苏省泰州市政府牵头,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组织实施,在全国发起并落地实施12万人份粪便幽门螺杆菌(Hp)核酸筛查,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检测技术支持。
此次发布的报告显示,受检的12万人群整体阳性率为40.11%。分析人群年龄分层的阳性率情况可见,10岁以下阳性率17.45%,11-20岁阳性率为27.03%,提示生活在家庭场景下的未成年人的感染率持续上升;从21岁开始,阳性率显著上升至39.81%,30-70岁各年龄段的阳性率在39%-44%之间。
在耐药率方面,总体人群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53.77%,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51.57%,呋喃唑酮的耐药率为7.70%。
据了解,幽门螺杆菌作为一种可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播的致病菌,还可导致消化系统内/外的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慢性活动性胃炎、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B缺乏症等。
田艳涛在会上介绍,“幽门螺杆菌其实是人类的‘老熟人’,与人类共存了几万年。”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公认预防胃癌最为重要的可控手段。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把预防胃癌的关口前移至Hp的筛查诊断与根治上,是打败幽门螺杆菌这种“万年老病菌”的可靠办法。
《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提出,家庭成员共同治疗可阻断Hp在家庭中的传播,有助于减少根除后的再感染。
田艳涛表示,筛查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每一个家长应该重视的问题。因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近年来,国内外的临床观察发现,在高达4%-10%的儿童、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胃黏膜组织中发现了病理性癌前病变。这提示在感染率较高的地区,儿童和青少年胃黏膜癌前病变的发生可能比想象的更早、更普遍。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认为,要重视以家庭为单位防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理念,“如果我们的下一代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降到10%左右,当他们到了50岁以后的胃癌高发年龄阶段,我们国家整体的胃癌发病率一定会降低。”
为使更多地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高危人群获益,“全国防幽耐药地图”科研项目也于15日正式启动。据悉,该科研项目拟将泰州Hp筛查防治经验推广至全国。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焦点访谈:呼吸道疾病高发 如何防治 (2023-11-29)
- 多种病原体可致儿童呼吸道传染病 家长如何区别对待? (2023-11-28)
- 老年人如何应对呼吸道疾病高发季?专家详解 (2023-11-27)
- 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 孩子发烧要立刻就医吗? (2023-11-24)
- 专家:警惕脑卒中呈年轻化 (2023-11-21)
- 秋冬季常见疾病如何用药?国家药监局发布提示 (2023-11-14)
- 国家卫健委: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 多种疾病交织叠加 (2023-11-14)
- 焦点访谈:肺炎支原体感染 如何应对 (2023-11-08)
- 中疾控通报9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 (2023-10-17)
- 支原体肺炎高发 专家:戴口罩、勤通风能有效预防 (2023-10-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