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预防幼儿手足口病 疾控机构提示疫苗及卫生很重要 |
![]() |
步入盛夏,气温升高,幼儿手足口病进入流行上升期。国家疾控局近日发布健康提示,提醒家长们需特别注意手足口病预防,多观察孩子相关部位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易发年龄为6月龄至5岁,在3岁内更为常见,多发于夏秋季。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家长可以通过哪些特征识别手足口病?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胡惠丽介绍,手足口病以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以咽部疱疹为主)、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现红色小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少数重症病例可能会出现累及神经系统的损害。部分患儿会出现肢体抖动、呕吐、心跳呼吸加快等全身性症状,如出现以上疑似症状,需尽快前往医院,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在学校、幼托机构等儿童集中场所较易出现,做好预防十分关键。
如何做好手足口病预防?专家表示,接种疫苗及保持日常良好卫生习惯很重要。
国家疾控局发布的夏季幼儿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明确,目前唯一用于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为肠道病毒EV-71灭活疫苗,该疫苗可预防EV-71导致的手足口病,有效防止重症,推荐6月龄至5岁儿童尽早接种。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介绍,可引发手足口病的病毒类型多达20余种,所以在积极接种疫苗的同时,还需注意环境卫生,引导幼儿保持个人卫生。
专家提醒,要培养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消毒洗手的习惯,家长在外出后、接触儿童前、为患儿更换尿布和沾有排泄物的衣物后,也要认真洗手;饮食要注意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剩菜剩饭充分加热再食用;要注意幼儿的环境卫生,居室经常通风;肠道病毒惧怕紫外线和高温消毒,所以勤晒衣被也是一项有效预防措施;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更要避免接触患病的儿童;流行季节还应留心观察儿童的手、足、口、臀部等是否出现皮疹症状。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脑中的橡皮擦”? (2025-04-07)
- 专家呼吁:多方聚力共促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 (2025-04-01)
- 春季如何预防疾病?江西组织专家专业解答 (2025-03-21)
- 体重管理年来了!“小胖墩”如何“减负”? (2025-03-20)
- 出现这些症状需特别注意 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2025-03-14)
-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2025-03-05)
- 世界肥胖日: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 (2025-03-05)
- 专家:合胞病毒感染危害不仅限于肺部 (2025-03-04)
- 中国疾控中心:春季这样守护校园呼吸道健康 (2025-02-28)
- 中疾控发布提示:2月需关注这些传染病 (2025-02-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