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许代超团队发现全新的细胞核程序性坏死通路,为早衰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
来源:生物世界 2024-04-02 10:01
这项研究确定了一种非典型的由prelamin A介导的细胞核至细胞质的程序性坏死途径,以及其在prelamin A相关的早衰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许代超课题组在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发表了题为:Defective prelamin A processing promotes unconventional necroptosis driven by nuclear RIPK1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一种全新的由毒性蛋白prelamin A启动的细胞核程序性通路。这种细胞核程序性坏死由核RIPK1介导,并诱导细胞核坏死小体的形成,进而引起核膜的破裂和DNA向胞质中的泄露,从而造成强烈的炎症反应和最终的细胞死亡。
Prelamin A由LMNA基因编码,是核纤层蛋白lamin A的前体蛋白。在正常情况下,位于细胞核内的prelamin A经过法尼基化修饰最终被锌金属蛋白酶ZMPSTE24剪切去除C-端形成成熟的lamin A(图1)。因此,法尼基化的prelamin A是一种瞬时形态,在健康的细胞和组织中不会出现。然而,在一类罕见的人类早衰疾病 早衰症中,LMNA或ZMPSTE24基因突变恰好造成法尼基化的prelamin A不能被正常剪切而在细胞中发生累积(图1)。遗传学证据表明,法尼基化prelamin A的积累是导致早衰疾病的唯一原因,但法尼基化prelamin A造成毒性的分子机制至今仍不清楚。
图1. 左,正常情况下, prelamin A经过法尼基化修饰最终被锌金属蛋白酶ZMPSTE24剪切去除C-端形成成熟的lamin A。右,ZMPSTE24基因突变造成法尼基化的prelamin A在细胞中发生累积并造成毒性。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ZMPSTE24缺失使得细胞对于TNF刺激引起的细胞死亡更加敏感。而且这种敏感性的增加是由RIPK1/RIPK3/MLKL介导的程序性坏死引起。此外,这种程序性坏死的发生依赖于prelaminA蛋白的累积。在机制上,定位于细胞核膜内侧的prelamin A可以发挥支架蛋白的功能,通过其C-端招募被TNF激活的RIPK1进入细胞核内,并促进核RIPK1的进一步活化,进而诱导核RIPK3的激活以及核坏死小体的形成,最终导致核MLKL的激活和核膜的破裂、以及DNA向胞质中的泄露和最终的细胞死亡(图2)。
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细胞核坏死途径依赖于prelamin A的法尼基化修饰。法尼基修饰是一种长链脂肪酸修饰,可以将prelamin A锚定在细胞核膜的内侧。这种锚定作用有助于稳定prelamin A所形成的平台功能,从而促进细胞核内坏死小体的装配(图2)。这一发现为临床上采用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进行早衰疾病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2. 毒性蛋白prelamin A启动的由核RIPK1介导的非典型细胞核程序性坏死途径的机制模式图
最后,由于Zmpste24-/-小鼠可表现出类似人类早衰疾病的表型,研究人员在Zmpste24-/-小鼠的多种组织中均检测到了RIPK1的激活以及程序性坏死的发生。重要的是,通过遗传学的手段抑制小鼠体内RIPK1的激酶活性或者基因敲除RIPK3/MLKL,可以显著抑制由prelamin A引起的细胞核程序性坏死的发生,并极大的拯救Zmpste24-/-小鼠的早衰表型和显著延长小鼠的寿命。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确定了一种非典型的由prelamin A介导的细胞核至细胞质的程序性坏死途径,以及其在prelamin A相关的早衰疾病中的重要作用。由于RIPK1抑制剂目前处在多个疾病的临床试验当中,RIPK1抑制剂药物的成功开发将为治疗这类罕见疾病提供新的选择。
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许代超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博士生杨元鑫和苏州大学张健副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Yuan Junying教授、邹呈雨研究员、单冰副研究员等人为该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帮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31.27亿条!药品、耗材身份信息“扫码可查” (2024-10-30)
- 8家出名国内医药企业在京新设研发立异中间 (2024-10-30)
- 什么是“医保家庭共济”?哪些支属可共济? (2024-10-30)
- J Nanobiotechnology:基于Cu掺杂多多巴胺的纳米系统(DSF@CuPDA (2024-10-30)
- Bioact Mater:过渡金属 (2024-10-30)
- J Nanobiotechnology : 基于纳米颗粒负载小分子光敏剂的nir可活化一氧化氮发生器,用于光动力/气体协同治疗 (2024-10-30)
- 这种人造化学品会引发生肾损伤?!Sci Total Environ:肠道微生物组介导了PFAS引起的肾功能下降 (2024-10-30)
- 癌细胞的隐形斗篷——核糖体?Cell:癌细胞竟可利用核糖体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 (2024-10-29)
- 「口腔溃疡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J Nanobiotechnology:新希望!载姜黄素的金属镁有机框架微针加速口腔溃疡愈合 (2024-10-29)
- Science:世界首个原子编辑药物发现新范式!直接编辑单个原子,助力药物开发 (2024-10-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