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南通大学孙诚/汤欣/陈瑜团队揭示长寿基因SIRT1缓解帕金森病的分子机制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4-08-12 10:27
研究数据表明,大脑中过量的乳酸可能参与了帕金森病的进展。通过改善乳酸稳态,SIRT1和PKM2可能成为开发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的靶点。南通大学孙诚、汤欣、陈瑜等人在Cell 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SIRT1 improves lactate homeostasis in the brain to alleviate parkinsonism via deacetylation and inhibition of PKM2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SIRT1通过对丙酮酸激酶M2型(PKM2)的乙酰化,抑制其活性,进而减少乳酸生成,改善大脑内乳酸稳态,挽救黑质致密部(SNpc)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从而缓解。该研究表明,SIRT1和PKM2可作为开发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的新靶点。
大脑是一个需要能量的器官,而葡萄糖是大脑中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利用的主要能量来源。通过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葡萄糖经历完全氧化并产生ATP。在这些过程中,丙酮酸是一个关键代谢物,连接了糖酵解和随后的氧化磷酸化。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负责催化糖酵解的最后一步产生丙酮酸和ATP。在哺乳动物中,丙酮酸激酶有4种亚型 PKL、PKR、PKM1和PKM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KM2活性的异位改变通常与各种病理进展相关,包括肿瘤发生、肾病和自身病。
通过丙酮酸激酶,丙酮酸在细胞中积累,反过来,丙酮酸可以被用来为三羧酸循环提供燃料或被转化为乳酸。在后一种情况下,过量的乳酸在大脑中累积,最终导致能量不足和神经炎症等有害后果。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结局与帕金森病的病理进展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团队推测,大脑中的丙酮酸激酶活性以及随后的乳酸稳态可能对帕金森病的发病和进展至关重要。
Sirtuin 1(SIRT1)是一种NAD+依赖的蛋白质去乙酰化酶,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通过去乙酰化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包括p53、PGC1- 、NF- B、FoxO、Ku70和PPAR 等,SIRT1在DNA修复、细胞凋亡、衰老、炎症、代谢和自噬等多种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调节这些细胞事件,SIRT1在多种物种(包括酵母、果蝇、线虫和哺乳动物)中防止衰老并延长寿命。SIRT1还被证明通过影响线粒体生物发生、钙稳态和氧化磷酸化,在能量平衡中发挥关键作用。而衰老和能量不足被认为是帕金森病进展的危险因素。
此外,有研究显示,帕金森病患者的血清SIRT1水平降低,这进一步提示了SIRT1表达降低可能参与帕金森病的病因。
基于SIRT1在预防衰老、能量调节和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团队推测,SIRT1可能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发挥有益作用。
为了验证这一推测,研究团队探索了SIRT1在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中的潜在神经保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SIRT1对抗帕金森病的益处可能归因于其去乙酰化和抑制PKM2,从而改善大脑内的乳酸稳态和挽救黑质致密部(SNpc)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
具体来说,研究团队证实,在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小鼠中,SIRT1改善了帕金森病症状,而敲低SIRT1则进一步加重了帕金森病表型。从机制上来说,SIRT1对丙酮酸激酶M2型(PKM2)的两个赖氨酸残基K135和K206位点去乙酰化,抑制了PKM2酶活性,进而导致乳酸生成减少,最终导致大脑胶质细胞活化减少。脑内给予乳酸可重现帕金森病样表型。此外,PKM2的表达增加会加重帕金森病症状,相反,通过紫草素(shikonin)或PKM2-IN-1特异性抑制PKM2,可减轻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症状。
这些研究数据表明,大脑中过量的乳酸可能参与了帕金森病的进展。通过改善乳酸稳态,SIRT1和PKM2可能成为开发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的靶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2025年7月Cell期刊精华 (2025-07-29)
- Cell:告别“单兵作战”!SPIDR技术开启“联合作战”新纪元,一次实验看清数十种RNA调控蛋白的“社交网络” (2025-07-29)
- Nature:中国学者开发基因编辑蚊子,有望终结疟疾传播 (2025-07-29)
- Science:利用人工智能揭示蛋白质稳定性规则,有望推进蛋白质工程变革 (2025-07-29)
- 屡获殊荣: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项目荣获《南方周末》2025年度ESG创新案例奖 (2025-07-28)
- 一滴血测早期食管癌!Adv Sci:新型生物芯片结合AI,9种囊泡蛋白助诊断准确率超90% (2025-07-28)
- Science:利用新开发的谱系追踪工具绘制肿瘤细胞的历史和位置,从而揭示其生长模式 (2025-07-28)
- Cell:新研究确定了世界上首个有望预防危及生命的HTLV-1病毒感染的新方法 (2025-07-28)
- 华人学者本周发表6篇Cell论文:逆转阿尔茨海默病、软骨再生、先导编辑疗法、卒中后大脑炎症、人类蛋白质组衰老图谱 (2025-07-28)
- Nature子刊:曾木圣/张华/孙聪团队发现首个EB病毒感染上皮细胞的主要受体 (2025-07-2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