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Sci Adv:破解白血病耐药谜题——癌细胞竟用“变形线粒体”逃逸治疗

Sci Adv:破解白血病耐药谜题——癌细胞竟用“变形线粒体”逃逸治疗

2025-10-20 来源:100医药网 2025-10-20 www.100yiyao.net 收藏本网址

来源:100医药网 2025-10-20 09:20

这项由罗格斯健康中心等机构完成的研究发现,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能通过上调OPA1蛋白来改变线粒体内部结构,从而抵抗常用药物维奈托克的杀伤作用。

当最前沿的药物在患者体内逐渐失效,医生们面临着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这些狡猾的究竟用了什么方法逃过一劫?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题为 Small-molecule OPA1 inhibitors reverse mitochondrial adaptations to overcome therapy resistance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的研究揭开了谜底,即癌细胞竟通过 重塑 自己能量工厂的形状来建立起坚固的防御工事。

这项由罗格斯健康中心等机构完成的研究发现,细胞能通过上调OPA1蛋白来改变线粒体内部结构,从而抵抗常用药物维奈托克的杀伤作用。更令人惊讶的是,两种实验性OPA1抑制剂与维奈托克联用在动物实验中显著延长了生存期,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白血病耐药的新机制,更为克服这一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策略。

白血病治疗的困境:有效药物遭遇耐药难题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最常见、最致命的成人白血病类型。每年这种疾病夺去约11000名美国患者的生命,中国每年的新发病例也超过3万例,尽管靶向药物维奈托克能够诱导缓解,但耐药性几乎总会发生,导致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30%。研究者Christina Glytsou表示,这就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军备竞赛,我们开发出新武器,癌细胞总能找到新的防御方式。

为此,研究人员决心揭开癌细胞防御的秘密,他们通过电子显微镜和全基因组CRISPRi筛选发现,耐药白血病细胞的线粒体发生了惊人变化,即内部结构变得更加紧密且形成了更多、更狭窄的褶皱。

线粒体 变形记 :癌细胞的自保妙招

线粒体作为细胞的 能量工厂 ,其内部折叠结构线粒体嵴在细胞生死决策中扮演关键角色;正常情况下,维奈托克能促使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嵴释放从而触发细胞凋亡。然而研究人员发现,耐药细胞大量产生OPA1蛋白,这种蛋白如同 建筑总监 重塑了线粒体内部结构。

想象一下,OPA1把原本宽敞的房间改造成了密密麻麻的隔间,细胞色素C被牢牢锁在这些隔间里,无法发出死亡信号。

通过对白血病患者细胞的检测,研究人员证实了这一发现,即复发患者的线粒体嵴明显比新患者更狭窄,尤其是在接受过维奈托克治疗的患者中,这种变化最为显著。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耐药性与OPA1介导的线粒体结构适应性改变相关

打破防线:新型抑制剂的突破性效果

这项研究的关键突破在于科学家们找到了打破这种防御的方法,他们使用两种实验性OPA1抑制剂:MYLS22和Opitor-0在动物模型中测试其效果。结果令人振奋,OPA1抑制剂与维奈托克联用,相比单用维奈托克,至少使生存期延长了两倍。这就像是用钥匙打开了癌细胞自己打造的 安全屋 ,研究者形象地描述,一旦进入这个安全屋,药物就能重新发挥其杀伤作用。

更重要的是,这种联合疗法在不同白血病亚型中均显示效果,包括具有p53基因突变的类型,这类突变通常与治疗抵抗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双重打击:不仅恢复凋亡,还引发铁死亡

深入研究机制后,研究人员发现了更令人惊喜的现象,即OPA1抑制不仅能恢复细胞凋亡通路,还能通过激活ATF4调控的整合应激反应来促使癌细胞对铁死亡敏感。Glytsou表示,这是真正的双重打击,一方面我们恢复了传统的细胞死亡通路,另一方面又开启了新的杀伤机制。

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细胞死亡形式,由铁离子和脂质过氧化驱动。缺乏OPA1的癌细胞变得极度依赖谷氨酰胺,这种代谢弱点使它们更容易发生铁死亡。

从实验室到临床:希望与挑战并存

尽管前景光明,研究人员仍然保持谨慎,目前的OPA1抑制剂仍处于先导化合物阶段,需要进一步优化才能进入人体试验。Glytsou坦言,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可能需要第三代化合物来改善药物的溶解性和其他特性。安全性是另一个重要考量,令人欣慰的是,在动物实验中,OPA1抑制剂并未影响正常血细胞生产,这对潜在的白血病治疗至关重要。

这一发现的意义远不止于白血病,OPA1在包括、等实体瘤等多种癌症中过度表达,且与不良预后和治疗抵抗相关,这意味着,这一策略可能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今在全球范围内,癌症耐药性已成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估计,有高达90%的癌症死亡与耐药性相关,这项研究不仅为白血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更重要的是其揭示了一个普适性的生物学原理,癌细胞通过重塑细胞器结构来适应治疗压力。

当我们在谈论癌症治疗时,我们往往关注基因突变和信号通路,却忽略了细胞结构的动态变化。这项研究提醒我们,有时候,改变形状就是改变命运,无论是对于癌细胞,还是对于整个癌症治疗领域。(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SOFIA LA VECCHIA,SAURAV DOSHI,PETROS ANTONOGLOU,et al. , Science Advances (2025). DOI:10.1126/sciadv.adx866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四川省职称评审贵州省职称评审云南省职称评审 陕西省职称评审甘肃省职称评审青海省职称评审 北京市职称评审上海市职称评审天津市职称评审 重庆市职称评审河北职称评审山西职称评审 辽宁职称评审吉林职称评审黑龙江省职称评审 江苏职称评审浙江职称评审安徽职称评审 福建职称评审江西职称评审山东职称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