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细胞培养物中的抗癌“潜力股”!Biomedicines揭秘抗癌新星GCENs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12-13 13:19
该研究从葡萄细胞培养物中分离GCENs,并与GENs进行对比,发现GCENs形态结构类似GENs,含多种相关蛋白与丰富次级代谢物,可被肿瘤细胞摄取,诱导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为癌症治疗带来新契机。植物来源的外泌体样纳米颗粒(ENs)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多种治疗潜力,其中的生物活性代谢物和其他内源性分子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从植物细胞培养物中分离的ENs性质还有待深入探索。葡萄富含生物活性化合物,此前,葡萄来源的外泌体(GENs)已展现出一些独特的性质和治疗应用。例如,从葡萄汁中分离的GENs能够在体内发挥保护作用,或在体外有效地将药物输送到中。但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葡萄细胞培养物具有诸多优势,如可在受控环境中培养、能够大规模生产且安全性较高,却尚未有针对其产生的ENs的深入研究。
近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Yulia Yugay研究团队在Biomedicines发表了题为Exosome-like Nanoparticles, High in Trans- -Viniferin Derivatives, Produced from Grape Cell Culture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cancer Propertie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从葡萄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外泌体样纳米颗粒(GCENs),并与从葡萄汁中提取的GENs对比。通过多种实验方法对GCENs进行分析,研究表明GCENs在形态结构上与GENs相似,其含有多种与应激反应、代谢相关的蛋白质和丰富的stilbene衍生物,能高效进入肿瘤细胞并诱导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策略,同时也为植物来源外泌体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数据支持。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先前已建立并充分表征的葡萄(Vitisvinifera)愈伤组织培养物,在特定的固体Murashige和Skoog(MS)培养基中培养,并对部分愈伤组织进行了特殊处理以诱导水杨酸(SA)响应,成功分离出葡萄愈伤组织来源的ENs(GCENs)和浆果汁来源的ENs(GENs)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GCENs和GENs的尺寸和结构在不同样本中保持稳定,其形态大多呈非球形,直径在一定范围内,这为后续研究其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形态学依据。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则进一步揭示了它们的尺寸分布和表面电荷特性,这些特性可能影响其与细胞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其在体内的分布和功能。
图1. 从V.vinifera愈伤组织和浆果汁中分离的EN特征
在对RNA、miRNA、蛋白质和次级化合物的分析中,研究人员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例如,在GCENs和GENs中,部分miRNA(如miR159c、miR169f等)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这些miRNA在细胞间通讯和潜在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能成为未来癌症治疗的新靶点。同时,GCENs含有多种与应激反应、细胞壁组织、代谢等相关的蛋白质,如热休克蛋白(HSP70)等,这表明GCENs在植物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其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线索。此外,GCENs中还含有丰富的stilbene衍生物,尤其是trans- -viniferin及其糖苷,其中trans- -viniferin糖苷II含量最高,这一发现凸显了其在生物活性化合物递送方面的巨大潜力。
图2. GCEN和GEN中外泌体miRNA的表达水平
为了评估GCENs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前景,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体外实验。实验结果令人振奋:标记后的GCENs能够快速进入MDA-MB-231细胞,并定位在细胞核周围,这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细胞摄取能力,为药物递送提供了有力保障。更重要的是,GCENs对正常HEK-293细胞无明显毒性,但却能显著降低MDA-MB-231细胞的活力,影响其形态,显示出对的选择性杀伤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GCENs可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使磷脂酰丝氨酸外翻、Caspase-3/7活性增加,还能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这些作用机制可能与GCENs所含的生物活性分子密切相关。
图3. GCEN处理24小时后诱导的MDA-MB-231细胞周期停滞的流式细胞术分析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葡萄愈伤组织产生的ENs在尺寸和形态上与浆果汁中的相似,但浓度较低,SA处理会降低其产量。GCENs含有多种重要成分,能高效穿透肿瘤细胞,诱导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这意味着葡萄愈伤组织有望成为ENs的稳定、安全来源,在癌症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研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距离真正应用于临床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科学家们还需要深入探究外泌体摄取的精确机制、优化其制备方法、评估其在体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诸多问题。但无论如何,这项研究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让我们离战胜癌症这一目标又近了一步。相信在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下,未来的癌症治疗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突破,为无数患者带来福音。(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Shkryl Y, Tsydeneshieva Z, Menchinskaya E, et al. Exosome-like Nanoparticles, High in Trans- -Viniferin Derivatives, Produced from Grape Cell Culture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cancer Properties.Biomedicines. 2024;12(9):2142. Published 2024 Sep 20. doi:10.3390/biomedicines1209214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Cell:科学家识别出能帮助癌细胞躲避CAR (2025-01-16)
- Sciene子刊:免疫突触脂筏的分子动力学影响CAR (2025-01-16)
- JCI:临床试验表明,预防癌症的局部免疫疗法或能训练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抵御癌前病变 (2025-01-15)
- 和铂重磅NewCo交易背后,中国药企主导TSLP靶点资产交易热潮 (2025-01-15)
- 每一口都可能折寿!柳叶刀子刊:这类食品,对多个器官有害,增加多种疾病死亡风险 (2025-01-15)
- 咖啡还是要早上喝!EHJ:早上喝咖啡要比全天喝咖啡更能保护心脏健康,且与机体死亡率降低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2025-01-14)
- AD:48岁之前切除卵巢容易患阿尔茨海默病?科学家发现,这可能与后海马体功能下降有关 (2025-01-14)
- 《自然·医学》:含糖饮料还是得少喝!最新统计结果显示,2020年全球有220万人和120万人因含糖饮料患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2025-01-14)
- 《自然·医学》:“AI阅片”通过实战考验!超46万人真实世界研究证实,AI加持可将乳腺癌筛查检出率拉升17.6% (2025-01-14)
- 干细胞的“新星”对决!Life Sci:iPSC衍生MSCs血管生成能力不如原生,却开启疾病治疗新机遇 (2025-01-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