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种子中的“肝守护者”!Carbohydr Polym:银杏种子多糖GBSP |
![]() |
银杏种子中的“肝守护者”!Carbohydr Polym:银杏种子多糖GBSP-2或成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新希望
来源:100医药网 2024-12-19 10:00
本研究从银杏种子中分离出 GBSP - 2,其能调节肠道菌群和代谢产物 DHPPA,激活 AMPK/ACC 通路抑制脂质合成,从而显著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疾病(NAFLD)在全球范围内的高发病率,已使其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挑战。据最新研究,其全球患病率约为38%,且与多种代谢相关的肝外疾病密切相关。当前,多数药物干预措施因特异性不足及副作用问题,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迫在眉睫。
近日,江南大学研究团队在Carbohydr Polym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d-glucan from Ginkgo biloba seeds and its protective effects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mice的研究论文。该团队从银杏种子中分离出一种名为GBSP-2的 -D-葡聚糖,并深入探究其对小鼠NAFLD的影响。结果显示,GBSP-2其能调节肠道菌群和代谢产物DHPPA,激活AMPK/ACC通路抑制脂质合成,从而显著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为NAFLD的治疗研究带来新曙光。
一、GBSP-2的提取与结构鉴定
研究人员从银杏种子中成功分离出GBSP-2,分析显示其总糖含量高达95.32%,蛋白含量仅0.78%,且不含糖醛酸,分子量约为233.4kDa。在结构特征方面,UV光谱证实已去除蛋白质和核酸;FT-IR光谱表明其具备典型多糖结构特征,且不存在糖醛酸和 -构型;XRD分析显示其为非结晶结构。甲基化分析与NMR光谱进一步明确其结构细节,由 -D-葡萄糖残基通过特定糖苷键连接形成复杂分支结构,重复单元的连接方式独特,这为其生物学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GBSP-2对NAFLD小鼠的作用及机制
1. 改善肝脏损伤与代谢紊乱
动物实验中,通过构建HFD诱导的NAFLD小鼠模型,深入探究GBSP-2的功效。结果令人振奋,GBSP-2干预显著抑制小鼠体重增长、减少脂质积累,并有效改善空腹血糖水平,增强葡萄糖和胰岛素耐受性。肝脏组织学检查及相关生化指标检测表明,GBSP-2能明显减轻肝脏损伤与脂质堆积,调节肝脏中糖异生和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促使糖脂代谢恢复正常。同时,其还能增加GLP-1分泌,降低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从多个方面发挥肝脏保护作用。
图1. GBSP-2减轻HFD诱导的肝损伤和糖脂代谢紊乱
2. 调节肠道菌群与SCFA水平
肠道菌群在NAFLD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发现,GBSP-2能够调节HFD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衡,增加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在门水平和属水平上,GBSP-2均改变了菌群组成,增加了如Akkermansia、Romboutsia和Lactobacillus等有益菌的丰度,降低有害菌数量。
进一步研究表明,GBSP-2干预使小鼠粪便中乙酸和丁酸等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显著提高。SCFAs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其含量变化与肠道菌群调节密切相关,提示GBSP-2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改善NAFLD症状。
图2. GBSP-2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SCFA组成
3. 影响代谢通路与关键代谢物
为深入理解GBSP-2作用机制,研究人员运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小鼠结肠内容物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GBSP-2干预显著改变了多种代谢物水平,其中3,4-二羟基苯丙酸(DHPPA)含量的增加尤为引人注目。
KEGG富集分析表明,GBSP-2主要影响脂肪酸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等关键代谢通路。DHPPA作为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与GBSP-2调节肠道菌群变化密切相关,且其在肝脏损伤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推测GBSP-2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产生DHPPA,进而改善NAFLD。
图 3. GBSP-2 调节 NAFLD 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和粪便代谢物
4. DHPPA抑制肝细胞脂质积累的机制
体外细胞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DHPPA对原代小鼠肝细胞无毒性作用,且能有效抑制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质积累。机制研究表明,DHPPA通过激活AMPK通路发挥作用,降低脂肪酸合成酶(FAS)表达,促进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磷酸化,从而抑制脂质合成。在NAFLD小鼠肝脏中,GBSP-2同样激活了AMPK/ACC通路,进一步证实GBSP-2改善NAFLD的部分机制是通过肠道菌群产生的DHPPA实现的。
总体而言,本研究从银杏种子中成功分离出GBSP-2,并证实其对HFD诱导的NAFLD具有显著改善作用。GBSP-2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DHPPA,激活AMPK/ACC通路抑制脂质合成,从多个层面发挥对NAFLD的治疗作用。然而,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GBSP-2提取方法有待优化,其结构与功能关系需进一步明确,未来可通过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和无菌小鼠实验深入探究肠道菌群作用,且需开展临床试验验证其对NAFLD的治疗效果。但无论如何,本研究为NAFLD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策略,银杏种子多糖GBSP-2有望成为治疗NAFLD的新希望。(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Liang S, Yao Z, Chen J, Qian J, Dai Y, Li H.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d-glucan from Ginkgo biloba seeds and its protective effects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mice. Carbohydr Polym. 2025;349(Pt B):123022. doi:10.1016/j.carbpol.2024.12302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零糖并不健康!华人学者证实,常见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伤害心血管 (2025-02-24)
- eLife:破坏细胞蛋白中的单一氨基酸或能让乳腺癌细胞的行为像干细胞一样 (2025-02-23)
- Cell:新研究揭示DNA错配修复基因在亨廷顿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2025-02-23)
- Cell:一种非工业化饮食可以降低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 (2025-02-23)
- 影响因子503!医学神刊CA首次发表临床试验论文,来自中国团队 (2025-02-22)
- Cell:新研究表明八种精神疾病具有相同的遗传原因 (2025-02-22)
- 发缝宽、掉发多?Sci Rep毛囊类器官研究:脂质可借HIF (2025-02-21)
- Nature:胰腺癌的神经黑客行动!秘癌细胞如何“策反”神经元加速扩散 (2025-02-21)
- Nature:新研究揭示肠道中的肠嗜铬细胞触发慢性疼痛机制 (2025-02-21)
- 《自然·通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团队发现肿瘤肝转移灶的“守护神”! (2025-02-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