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显示,含糖饮料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但偶尔吃点甜食没关系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4-12-25 13:57
研究团队表示,含糖饮料中的液态糖通常比固态糖提供的饱腹感更低,也就是说含糖饮料会让你感觉不那么饱,这可能会导致摄入过量。近日,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期刊发表题为:Added sugar intake and its associations with incidence of seven differ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69,705 Swedish men and women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探索了添加糖的摄入量与七种心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摄入过多的添加糖会增加患中风或动脉瘤的风险,但少量摄入与较低的心风险相关。同时,饮用含糖饮料会增加中风、和心房颤动的风险。该研究还发现,饮用含糖饮料对健康的危害更大 饮用更多的含糖饮料会显著增加缺血性中风、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腹瘤的风险。
研究团队表示,这项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不同来源的添加糖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有着不同的关联,这一惊人发现强调了我们不仅要关注添加糖的摄入量,还要认识到其来源和背景的重要性。
为了进一步了解添加糖的摄入量如何影响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及摄入不同种类的添加糖是否会改变这些风险,研究团队分析了两个大型队列研究的数据,这些参与者在1997年和2009年进行了饮食问卷调查,让科学家可以监测他们的饮食情况。为了确保两个队列共享相同的纳入标准,并去除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团队进行了排除,最后剩下69705名复合标准的参与者(它们的年龄在45-83岁之间,47.2%为女性),通过他们来研究添加糖和各种含糖食物和含糖饮料摄入与7种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
研究团队观察了三种添加糖的摄入 像蜂蜜这样的配料、像糕点含糖食物、像碳酸饮料这样的含糖饮料,以及七种心血管疾病: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心力衰竭、、心房颤动、腹。
研究团队对这些参与者进行监测,直至其死亡、被出一种心血管疾病或到2019年随访结束。在此期间,共有25739名参与者被诊断出患上了至少其中一种心血管疾病。然后,研究团队利用这些数据来分析不同类型的添加糖摄入量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不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分析结果显示,摄入过多的添加糖会增加患中风或动脉瘤的风险,但少量摄入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同时,饮用含糖饮料会增加中风、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的风险。
此外,与其他两种添加糖来源相比,饮用含糖饮料对健康的危害更大 饮用更多的含糖饮料会显著增加缺血性中风、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的风险。
添加糖摄入量与缺血性中风(A)、出血性中风(B)、心肌梗死(C)、心力衰竭(D)、主动脉狭窄(E)、心房颤动(F)和腹主动脉瘤(G)的关联
不同的心血管疾病类型受到添加糖摄入量增加的影响不同,这可能是因为摄入额外的糖对参与者个体风险特征的影响不同。总体而言,添加糖摄入量的增加促进了缺血性中风和腹主动脉瘤的风险,并增加了体重指数(BMI)正常的参与者的心力衰竭风险。而与完全不摄入添加糖相比,少量摄入添加糖与更低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
研究团队表示,含糖饮料中的液态糖通常比固态糖提供的饱腹感更低,也就是说含糖饮料会让你感觉不那么饱,这可能会导致摄入过量。此外,环境也很重要,人们通常在社交场合或特殊场合享受美食,此时可能会更常饮用含糖饮料。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强生2025H1:达雷妥尤单抗68亿美元,传奇CAR-T全年冲刺20亿美元 (2025-07-17)
- MC:香港中文大学团队发现,STK3是攻破胃癌对化疗耐药的新靶点! (2025-07-17)
- Nature Biotechnology:破壁!AI为药物数据搭建“通用桥梁”,新药研发迎来“宇宙大一统”? (2025-07-17)
- 《自然》:肠菌才是抗癌“司令官”!日本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特定肠菌可激活肠道树突状细胞,远程奔赴肿瘤部位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 (2025-07-16)
- Cell Stem Cell:血液干细胞的突变或与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风险降低有关 (2025-07-16)
- Nature Genetics:解码自闭症“千人千面”!从“一体”到“四型”,我们离个性化干预又近了一步 (2025-07-16)
- Cell系列综述:干细胞衰老的五大标志 (2025-07-15)
- 2025下半年临床研究看点:礼来、赛诺菲、康方、罗氏…… (2025-07-15)
- 中关村(海淀)生物智造产业园:智启新篇,构筑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地 (2025-07-15)
- Science:重启大脑“免疫系统”!革命性疗法为致命脑白质病带来新生曙光 (2025-07-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