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巩天星/魏士博/韩雪/刘旭团队开发新型水凝胶,用于结直肠癌协同治疗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1-24 09:33
该研究开发的多酶样水凝胶(MELH),具有卓越的抗肿瘤效果,且无明显毒性,表明了 MELH 是克服化疗耐药和改善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结果的有效辅助疗法。(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 2020 年约有 190 万新发病例和 94 万例死亡病例。预计到 2040 年,将增加到 320 万例病例和 160 万例死亡病例,这凸显了对于有效疗法的迫切需求。
结直肠癌在早期通常无症状,因此,出来时往往已是晚期,因此需要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积极治疗。然而,这些治疗方法也有局限性 手术复发率高,放疗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化疗常导致耐药,约 50% 的患者会出现复发。
结直肠癌的肿瘤微环境(TME)特征是谷胱甘肽(GSH)水平升高,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保护免受活性氧(ROS)和化疗药物的损伤。谷胱甘肽水平的增加降低了细胞对活性氧(ROS)诱导的细胞凋亡的敏感性,例如由 5-(5-FU)诱导的细胞凋亡,5-FU是结直肠癌的一线化疗药物。谷胱甘肽通过拮抗 5-FU 产生的活性氧,增加肿瘤对化疗的耐药性,限制其疗效并促进肿瘤复发。
因此,靶向肿瘤内谷胱甘肽是逆转耐药和增强化疗药物疗效的一种有前景的策略。
2025年1月20日,沈阳工业大学巩天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魏士博、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韩雪、北方战区总医院刘旭等人在 Cell 子刊 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发表了题为:An injectable hydrogel for synergistic therapy in colorectal cancer by targeting glutathione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可注射的多酶样水凝胶(multi-enzyme-like hydrogel,MELH),通过靶向结直肠癌的肿瘤微环境(TME)中的谷胱甘肽(GSH),显示出卓越且安全的抗肿瘤效果,有望成为克服化疗耐药和改善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结果的有效辅助疗法。
最近有研究开发了谷胱甘肽响应型药物递送系统,这类递送系统利用肿瘤微环境中谷胱甘肽水平升高来实现药物的靶向释放。然而,这些方法主要依赖于化疗药物,这限制了它们对耐药肿瘤的疗效。此外,这些方法还忽视了协同策略,例如葡萄糖饥饿或基于活性氧的疗法,这些策略能够进一步增强抗肿瘤效果,同时降低全身毒性作用。
为解决这些不足,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多酶样水凝胶(multi-enzyme-like hydrogel,MELH),作为一种靶向富含谷胱甘肽的肿瘤微环境的辅助抗肿瘤疗法,该疗法旨在同时调节谷胱甘肽水平、消耗葡萄糖以及增强活性氧生成,从而产生协同抗肿瘤效果。
具体来说,MELH 整合了多种协同机制:通过巯基化羧甲基纤维素(CMC-SH)消耗谷胱甘肽;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样活性消耗葡萄糖,以及通过芬顿反应(Fenton Reaction)进行活性氧介导的化学动力学治疗。这些联合作用提高了 5-FU 的疗效,同时减轻了化疗耐药。此外,MELH 能够适应肿瘤内条件,使药物可控降解和快速释放成为可能。
研究团队系统地表征了 MELH 的材料特性,细胞来源的异种移植(CDX)模型和癌症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PDX)模型显示,MELH 显著降低肿瘤生长,促进细胞凋亡,并表现出协同抗肿瘤作用。此外,动物实验证实,MELH 对主要器官无毒性作用,突出了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这一开创性方法确立了 MELH 作为结直肠癌辅助和新辅助治疗的前景。
总的来说,该研究开发的多酶样水凝胶(MELH),具有卓越的抗肿瘤效果,且无明显毒性,表明了 MELH 是克服化疗耐药和改善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结果的有效辅助疗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ell:多佐剂新抗原疫苗,在癌症患者中激发强效免疫 (2025-07-12)
- 全球首创:国产破伤风新药登上医学顶刊Nature Medicine (2025-07-11)
- Nat Aging:炎症衰老或是人类工业化生活方式的“隐形杀手”! (2025-07-11)
- 化疗腹泻不用愁!BMC Med:灭活脆弱拟杆菌显神通,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守护肠道健康,为癌症治疗添助力 (2025-07-11)
- 复旦大学发表最新Cell子刊论文 (2025-07-11)
- Nature子刊:于杰团队等揭示人源牛磺酸转运蛋白TauT的二聚化和底物识别机制 (2025-07-11)
- Environ Sci Technol:污水处理厂排出的“隐形杀手”——纤维与碎片微塑料成抗生素耐药基因载体,加剧水环境健康风险 (2025-07-10)
- 不抽烟,为什么会得肺癌?Nature:科学家揭秘空气污染如何促进非吸烟人群肺癌的发生 (2025-07-10)
- 江南大学发表最新Cell子刊论文 (2025-07-10)
- 赛多利斯推出 iQue® 5 高通量流式细胞分析仪:快速、灵活、智能,重构高通量筛选体验 (2025-07-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