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 Bioeng Biotechnol:子宫内膜上皮类器官为女性生育能力重生带来新希望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1-27 13:39
该研究成功培养大鼠子宫内膜上皮类器官,在大鼠子宫内膜损伤模型中,其修复子宫内膜、恢复生育能力、促进血管与上皮再生效果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且能整合分化为功能腺。在女性生殖健康领域,子宫内膜的完整性对于生育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一些性手术常常导致子宫内膜再生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过去,骨髓间充质(BMSCs)曾被视为修复子宫内膜的一种途径,但它存在诸多局限性,如分化能力存疑、安全隐患以及排斥等问题。
近年来,子宫内膜上皮类器官(EEOs)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子宫内膜再生带来了新的曙光。近日,一项发表于Front Bioeng Biotechnol的最新研究Engraftment of self-renewing endometrial epithelial organoids promotes endometrial regeneration by differentiating into functional glands in rats围绕EEOs展开了深入探索,旨在明确其相较于BMSCs在修复受损子宫内膜方面的优势,并剖析其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培育出了大鼠的EEOs(rEEOs),其在形态和功能上都高度模拟了大鼠子宫内膜的特征。在激素响应方面,rEEOs表现出与天然子宫内膜相似的特性,能够对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如细胞增殖和分泌功能的变化。
图 1:体外建立大鼠子宫内膜上皮类器官
在子宫内膜损伤的大鼠模型实验中,rEEOs展现出了强大的修复能力。与接受rBMSCs治疗的大鼠相比,接受rEEOs移植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增加,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上皮完整性得到更好的恢复,再生也更为充分。这些积极的变化直接反映在生育能力上,rEEOs组的妊娠率大幅提高,胚胎植入数量也更为可观,更接近正常大鼠的水平。
通过基因表达分析发现,rEEOs与rBMSCs存在着大量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rEEOs中上调的基因与激素反应、上皮发育、血管生成以及伤口愈合等重要生理过程密切相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rEEOs能够分泌更多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这在促进子宫内膜血管新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进一步解释了其在修复过程中的优势。
图 2:基于RNA-seq的rEEOs和rBMSCs的转录组图谱
在细胞追踪实验中,研究人员清晰地观察到rEEOs能够成功整合到受体子宫内膜中,并分化为具有功能的腺体。移植后的rEEOs细胞在子宫内膜上皮中逐渐定位、增殖,并最终发育成为能够表达成熟腺标记物的腺体组织,而rBMSCs则主要浸润在间质中,在上皮整合方面表现不佳。
图 3:移植后rEEOs整合到受损子宫内膜中
尽管目前EEOs在子宫内膜修复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要实现临床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当前培养rEEOs所使用的Matrigel作为生物材料在临床转化上存在一定障碍,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替代材料。此外,人类特有的月经周期是否会对EEOs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EEOs的出现为子宫内膜创伤修复提供了极具前景的新方向。虽然现阶段距离其广泛应用于临床还有一定的路要走,但现有的研究成果无疑为生殖医学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EEOs有望成为解决子宫内膜损伤问题、恢复女性生育能力的有力武器,为众多受此困扰的女性带来新的希望,推动生殖医学迈向新的发展阶段。(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Ma Y, Qian J, Xu X, et al. Engraftment of self-renewing endometrial epithelial organoids promotes endometrial regeneration by differentiating into functional glands in rats.Front Bioeng Biotechnol. 2024;12:1449955. Published 2024 Dec 11. doi:10.3389/fbioe.2024.144995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ancer Cell:何厚胜/秦骏团队揭示环状RNA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关键作用 (2025-04-19)
- 我国学者发现,孕期喝茶或可改善孩子的大脑认知发育,而喝咖啡则没影响 (2025-04-19)
- 《科学》:找到女性专属镇痛秘方!科学家发现雌性小鼠大脑附近的免疫细胞能够产生内源性阿片肽,由雌激素和孕激素协同调控 (2025-04-19)
- 两篇《自然》:二甲双胍又现新技能!科学家揭秘最常见克隆性造血突变,让线粒体“暴走”驱动血癌发生,二甲双胍可有效针对 (2025-04-19)
- 贾伟平院士团队最新研究发现社区同伴支持模式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干预24个月后的管理效果 (2025-04-19)
- Nature“风向标”综述!这些自身免疫疾病靶点,或将诞生下一个药王!改写百亿美元神话 (2025-04-18)
- 乔治·丘奇创立的猪器官移植公司,获FDA批准进行首例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人体试验 (2025-04-18)
- FEBS J:新研究发现ADAMTS5是驱动卵巢癌扩散的关键蛋白 (2025-04-18)
- Cell:我国科学家发现周围神经系统中的小胶质细胞可调节神经元的胞体大小 (2025-04-18)
- 《自然·代谢》:脂肪竟是焦虑推手!科学家发现,急性应激会促进脂肪组织分泌GDF15,激活大脑的焦虑受体 (2025-04-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