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子刊:缺氧竟能保护神经元!哈佛团队发现,低氧空气会在大脑中构筑“抗毒性”环境,预防/挽救帕金森病相关神经元丢失和运动障碍 |
![]() |
《自然》子刊:缺氧竟能保护神经元!哈佛团队发现,低氧空气会在大脑中构筑“抗毒性”环境,预防/挽救帕金森病相关神经元丢失和运动障碍
来源:网络 2025-08-10 15:29
11%的缺氧环境相比21%的正常氧含量环境,能够预防小鼠的黑质致密部出现α-syn诱导的脑组织高氧血症、脂质过氧化损伤和多巴胺能神经变性。MCI的单基因缺陷是一种线粒体脑病 Leigh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在小鼠模型中的研究显示,持续暴露于11%的缺氧环境可以阻止神经退行性变并延长寿命,疾病晚期小鼠接受这种干预甚至可以逆转病理。另外还有小型研究显示,患者的症状在相对缺氧的高海拔地区有所改善。
这让麻省总医院的一个研究团队提出了假设:缺氧是否也能改善帕金森病病理?他们开展的研究肯定了这个假设。
11%的缺氧环境相比21%的正常氧含量环境,能够预防小鼠的黑质致密部出现 -syn诱导的脑组织高氧血症、脂质过氧化损伤和多巴胺能神经变性。在诱导后出现症状的帕金森病小鼠中,缺氧仍然可以逆转运动,并阻止进一步的多巴胺能神经变性。研究结果发表在了《自然 神经科学》杂志上[1]。

研究人员将 -syn预制原纤维(PFF)注射给小鼠,然后让小鼠在11%的缺氧环境或21%的正常氧含量环境下生活12周。相比注射了 -syn单体的对照组, -syn PFF组在正常氧环境下出现了明显的 -syn聚集和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而缺氧环境下,虽然 -syn仍然发生聚集,但多巴胺能神经元得以保留。
这表明,缺氧环境虽然不能阻止病理性 -syn聚集,但能够保护神经元免受其毒性伤害。
与病理变化相一致,正常氧环境下, -syn PFF组出现了明显的运动障碍和焦虑行为,而缺氧环境下, -syn PFF组就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了。虽然缺氧环境导致了暂时性的体重下降,但这种变化没有对行为测试等产生影响。
在对缺氧的保护机制的探索中,研究人员发现, -syn PFF注射导致了黑质致密部组织氧分压升高,脂质过氧化的终产物丙二醛(MDA)水平升高,铁沉积增加,缺氧环境则显著降低了组织氧分压和MDA水平,但没有改变铁的水平。

研究人员还对四组小鼠( -syn PFF/对照组 正常氧/缺氧环境)的黑质进行了转录组分析。 -syn PFF组小鼠在正常氧环境下,有大量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但是缺氧环境下,几乎没有出现额外的转录变化。
但无论是 -syn PFF还是对照组,低氧环境都诱导了多个缺氧诱导因子(HIF)靶基因的表达增加,如Vegfa、Ldha和Ndufa4l2,这些基因与抗氧化和代谢调节有关。此外,铁代谢相关基因(Tfrc、Slc40a1)也增加。
为了确定缺氧环境的保护作用的长期影响,研究人员让 -syn PFF组小鼠在缺氧环境中生活了10个月,他们发现,小鼠的运动功能始终得到保护,HIF靶基因的表达也仍然保持增加。
在秀丽隐杆线虫中,研究人员复制了小鼠中的发现,这表明缺氧环境对 -syn诱导的神经变性的抑制机制在进化上是保守的。
最后,研究人员在注射 -syn PFF后生活在正常氧环境中6周的小鼠中再次进行实验,此时小鼠已经出现了病理性 -syn聚集、神经元丢失和运动障碍,与继续在正常氧环境中生活相比,转移到缺氧环境中生活6周的小鼠,神经元没有再继续丢失,运动障碍也得到改善。小鼠的 -syn聚集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与最开始的发现相一致。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揭示了缺氧环境在帕金森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不仅能预防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丧失和运动障碍,还能在病理形成后逆转神经功能损伤。这种保护作用并非通过阻止 -syn聚集实现,而是通过缓解线粒体功能障碍所导致的脑组织高氧状态、抑制脂质过氧化,以及激活HIF介导的转录程序,从而构建了一种 抗毒性 细胞环境。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继续探索缺氧治疗在人体中的安全性与耐受性,或者开发模拟缺氧效应的药物,以实现更安全可控的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1] Marutani, E., Miranda, M., Durham, T.J. et al. Hypoxia ameliorates neurodegeneration and movement disorder in a mouse model of Parkinson s disease. Nat Neurosci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93-025-02010-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自然》子刊:缺氧竟能保护神经元!哈佛团队发现,低氧空气会在大脑中构筑“抗毒性”环境,预防/挽救帕金森病相关神经元丢失和运动障碍 (2025-08-10)
-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作发表最新Cell论文 (2025-08-09)
- Nature:人类最大基因数据库上线!科学家解读近50万英国人的“生命源代码” (2025-08-08)
- 西格列他钠(双洛平®)治疗MASH研究成果登顶国际肝病学顶刊 (2025-08-07)
- 曹雪涛院士出任主编,中国免疫学会推出高水平新期刊,聚焦免疫与炎症 (2025-08-07)
- 《肝脏病学》:肝癌耐药的幕后推手曝光!华科大团队揭示驱动肝癌对仑伐替尼获得性耐药的新机制,NEK7发挥关键作用 (2025-08-07)
- 唾液中竟藏着2型糖尿病的发病线索?PLoS One最新研究揭示关键基因关联 (2025-08-07)
- 央视揭水光针陷阱:打「不能注射」产品,用「消字号」麻醉 (2025-08-07)
- 祝贺!季强/徐星/周忠和获2025未来科学大奖,证实鸟类起源于恐龙 (2025-08-07)
- Nature子刊:溶瘤细菌来了 (2025-08-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