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一种代谢疾病:Cell论文揭示精氨酸驱动代谢重编程,促进肝癌生长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2-20 12:04
这项在小鼠、细胞以及肝细胞癌患者来源的类器官中的研究表明,精氨酸通过与RBM39的结合重新编程肝细胞癌中的代谢,这一发现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也为肝癌治疗带来了新靶点。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有着许多重要功能,包括代谢营养、储存能量、调控血糖水平,还在排毒和清除有害成分和药物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癌症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肝癌的发病人数位居所有癌症的第六位,肝癌的死亡人数则高居所有癌症的第三位。而我国是肝癌第一大国,每年肝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占据全世界近一半。值得注意的是,肥胖、饮酒和肝炎病毒感染均与肝癌发病高度相关。早期和适当的治疗策略是改善肝癌治疗的关键。
其中,肝(HCC)是最常见的肝癌类型,占的90%,是一种侵袭性,由于早期诊断困难,病情进展快,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进展到中晚期,几乎没有有效的治疗选择,5年生存率仅15-18%左右。
就像 变色龙 ,它们能够完全改变自己的新陈代谢来实现持续生长。而最近,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高水平的氨基酸 精氨酸,驱动代谢重编程,从而促进肿瘤生长。这项研究为改善肝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该研究以:Arginine reprograms metabolism in liver cancer via RBM39为题,于2023年10月6日发表在了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 上。
癌症是一种代谢疾病
在过去的十年里,科学家们在理解癌症的多个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历史上,癌症一直被视为一种细胞增殖紊乱。
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癌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换句话说,当细胞重启其代谢以允许不受控的细胞增殖时,癌症就出现了。
那么,细胞是如何改变其代谢的,这种代谢的改变又是如何反过来导致肿瘤形成的呢?
在这项发表于Cell 的论文中,巴塞尔大学的 Michael Hall 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了肝癌细胞代谢重启的关键驱动因素。
精氨酸在肝癌中的积累
健康的肝细胞在转化为癌细胞时会逐渐改变它们的行为。它们重编程新陈代谢,以尽可能快地生长,例如,它们消耗的葡萄糖比正常细胞多得多,并增强对营养物质的摄入。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Dirk Mossmann 博士表示:我们检查了来自小鼠和病人的肝细胞癌样本,发现其中精氨酸水平显著升高,然而,癌细胞实际上较少产生,甚至不产生这种氨基酸。癌细胞是通过增加对精氨酸的摄入和抑制对精氨酸的消耗来积累高水平的精氨酸。此外,我们还发现,高水平的精氨酸对肿瘤的发展是必要的,且独立于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这些发现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精氨酸是如何导致肿瘤形成的?
精氨酸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
该研究发现,高浓度的精氨酸与特定因子结合,通过调控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触发代谢重编程以促进肿瘤生长。在这种代谢重编程下,恢复到未分化的胚胎细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它们可以无限分裂。
除此之外,肿瘤细胞还以另一种方式受益于增加的精氨酸摄取。我们的细胞依赖精氨酸来正常运作,因此,肿瘤对精氨酸的摄取有助于肿瘤细胞逃离免疫系统。
具体来说,该研究发现,精氨酸水平在小鼠和人类肝细胞癌(HCC)中升高,肿瘤细胞积累高水平的精氨酸是由于对精氨酸的摄取增加,以及精氨酸向多胺转化减少。重要的是,高水平的精氨酸通过进一步的代谢重编程(包括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和脂肪酸代谢的变化)促进肿瘤形成。从机制上来说,精氨酸通过结合RNA结合基序蛋白39(RBM39)来调控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RBM39介导的天冬酰胺合成上调导致精氨酸摄取增强,这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以维持高水平的精氨酸和致癌代谢。
因此,精氨酸是一种第二信使样分子,它可以重新编程新陈代谢以促进肿瘤生长。
这些发现对肝癌的影响
精氨酸在促进致癌代谢中的作用能否被用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
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靶向癌症特异性精氨酸结合因子(例如RBM39),而不是而不是去消耗精氨酸。从而避免对T细胞的不良副作用(T细胞需要精氨酸来激活)。
研究团队使用Indisulam来治疗肝细胞癌,这是一种碳酸酐酶抑制剂,能够特异性降解RBM39,结果显示,Indisulam能够诱导RBM39降解并防止代谢重编程。通过这一途径,可以避免降低整体精氨酸水平带来的对免疫系统的副作用,
此外,代谢的改变,例如精氨酸水平增加,还可以作为早期检测癌症的生物标志物,这对成功治疗癌症和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这项在小鼠、细胞以及肝细胞癌患者来源的类器官中的研究表明,精氨酸通过与RBM39的结合重新编程肝细胞癌中的代谢,这一发现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也为肝癌治疗带来了新靶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零糖并不健康!华人学者证实,常见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伤害心血管 (2025-02-24)
- eLife:破坏细胞蛋白中的单一氨基酸或能让乳腺癌细胞的行为像干细胞一样 (2025-02-23)
- Cell:新研究揭示DNA错配修复基因在亨廷顿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2025-02-23)
- Cell:一种非工业化饮食可以降低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 (2025-02-23)
- 影响因子503!医学神刊CA首次发表临床试验论文,来自中国团队 (2025-02-22)
- Cell:新研究表明八种精神疾病具有相同的遗传原因 (2025-02-22)
- 发缝宽、掉发多?Sci Rep毛囊类器官研究:脂质可借HIF (2025-02-21)
- Nature:胰腺癌的神经黑客行动!秘癌细胞如何“策反”神经元加速扩散 (2025-02-21)
- Nature:新研究揭示肠道中的肠嗜铬细胞触发慢性疼痛机制 (2025-02-21)
- 《自然·通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团队发现肿瘤肝转移灶的“守护神”! (2025-02-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