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复旦大学冯建峰团队发现,短睡眠是健康的“因”,长睡眠是健康的“果” |
![]() |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团队进行了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揭示了长短睡眠与健康表型之间呈现出的不同的因果关联模式:短睡眠( 7小时)是多种健康问题的潜在诱因,包括风险、风险及肥胖症概率等;而长睡眠( 7小时)则更多是诸多健康问题的结果,而非 诱因 ,例如、精神分裂症和冠心病等均可能导致长睡眠的发生。这一结论为理解长短睡眠与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图5. 长短睡眠与健康表型之间的因果关联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教授指出,这项成果是我们团队在睡眠健康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首次揭示了睡眠时长非线性关系的 双路径机制 ,颠覆了传统 一刀切 的睡眠健康认知。我们的研究揭示短睡眠更可能是疾病潜在的 因 ,而长睡眠更多作为疾病的 果 ,二者需差异化干预,为个性化睡眠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接下来,我们将整合多中心,全维度的遗传影像数据,系统研究各生命周期人群的睡眠问题,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睡眠健康谱,为不同阶段人群提供科学指导。
冯建峰教授团队在过去十年中围绕睡眠健康展开了一系列系统性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Nature Aging、 Psychiatry、Molecular Psychiatry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研究覆盖了从儿童到老年群体的全生命周期睡眠健康问题,揭示了睡眠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背后的神经机制。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团队发现了睡眠时长与多维度行为表征(如情绪、认知功能等)的作用关系,并阐明了其神经影像机制;在成人群体中,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睡眠与抑郁症的共病关系及其脑连接基础;在老年人群中,首次揭示了中老年人睡眠时长与脑健康的非线性关系,并阐明了其遗传神经机制。这项发表于Nature Mental Health的最新工作是前期工作的重要延续,首次提出长、短睡眠健康的双路径机制,深化了我们对睡眠时长与身心健康的复杂作用关系的理解,为睡眠相关疾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Cancer Cell:何厚胜/秦骏团队揭示环状RNA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关键作用 (2025-04-19)
- 我国学者发现,孕期喝茶或可改善孩子的大脑认知发育,而喝咖啡则没影响 (2025-04-19)
- 《科学》:找到女性专属镇痛秘方!科学家发现雌性小鼠大脑附近的免疫细胞能够产生内源性阿片肽,由雌激素和孕激素协同调控 (2025-04-19)
- 两篇《自然》:二甲双胍又现新技能!科学家揭秘最常见克隆性造血突变,让线粒体“暴走”驱动血癌发生,二甲双胍可有效针对 (2025-04-19)
- 贾伟平院士团队最新研究发现社区同伴支持模式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干预24个月后的管理效果 (2025-04-19)
- Nature“风向标”综述!这些自身免疫疾病靶点,或将诞生下一个药王!改写百亿美元神话 (2025-04-18)
- 乔治·丘奇创立的猪器官移植公司,获FDA批准进行首例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人体试验 (2025-04-18)
- FEBS J:新研究发现ADAMTS5是驱动卵巢癌扩散的关键蛋白 (2025-04-18)
- Cell:我国科学家发现周围神经系统中的小胶质细胞可调节神经元的胞体大小 (2025-04-18)
- 《自然·代谢》:脂肪竟是焦虑推手!科学家发现,急性应激会促进脂肪组织分泌GDF15,激活大脑的焦虑受体 (2025-04-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