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Genetics:破解癌症免疫逃逸密码!PD |
![]() |
当细胞代谢成为抗癌战场:一个颠覆认知的发现
在肿瘤微环境中,癌细胞像贪婪的饕餮,疯狂掠夺葡萄糖进行糖酵解(Glycolysis),产生大量乳酸(Lactate)抑制免疫细胞活性 这是过去十年癌症研究的经典理论。但3月11日《自然 遗传学》的一项重磅研究彻底改写了剧本:线粒体代谢(Mitochondrial Metabolism)才是决定免疫治疗成败的关键!
研究团队通过整合空间转录组学(Spatial Transcriptomics)、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和大规模临床数据分析发现,(Melanoma)细胞中三种关键酶 -酮戊二酸脱氢酶(OGDH)、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SCS)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高表达,竟与患者生存期延长密切相关。接受PD-1抗体治疗的154例患者中,这三种酶高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高达68%,而低表达组仅为29%。更惊人的是,当研究人员给荷瘤小鼠注射代谢物类似物二乙基琥珀酸(DES)和二甲酮戊二酸(DMK)后,B16F10黑色素瘤体积缩小了60%,存活期延长了2.3倍!
琥珀酰辅酶A:代谢界的"超级英雄"
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琥珀酰辅酶A(Succinyl-CoA) 这个曾被视为普通代谢中间物的小分子 竟是调控免疫检查点的关键开关。当DES和DMK提升内琥珀酰辅酶A水平时,PD-L1蛋白像被施了魔法般快速降解。实验数据显示,经DES处理的A375黑色素瘤细胞中PD-L1蛋白量在24小时内下降72%,而mRNA水平却上升了1.5倍,证明这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PTM)在发挥作用。
更精妙的机制在于琥珀酰化修饰(Succinylation):这种在赖氨酸(Lysine)上添加琥珀酰基团的化学修饰,如同给PD-L1贴上"销毁标签"。质谱分析锁定PD-L1蛋白第129位赖氨酸(K129)是关键位点 当它被琥珀酰化后,PD-L1会加速进入晚期内体(Late Endosome)和溶酶体(Lysosome)降解。用K129突变体进行的实验显示,模拟琥珀酰化的K129E突变使PD-L1半衰期缩短至4小时,而野生型(WT)则长达12小时!
CPT1A:藏在脂肪代谢中的"免疫哨兵"
研究最激动人心的发现,是找到了执行琥珀酰化修饰的"分子剪刀"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这个传统认知中参与脂肪酸氧化的酶,竟能直接将琥珀酰基团转移到PD-L1上!当CPT1A被敲除(Knockout)时,肿瘤细胞PD-L1水平飙升3.2倍,CD8+ T细胞杀伤效率下降58%;而过表达CPT1A则使PD-L1减少81%,T细胞活性提升2.4倍。
临床数据更印证了这一机制:在45例接受PD-1抗体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中,CPT1A高表达组客观缓解率(ORR)达73%,而低表达组仅有22%。更妙的是,研究者发现降脂药苯扎贝特(Bezafibrate)能激活PPAR /PGC-1 通路,使CPT1A表达量提升4倍。当贝扎贝特与CTLA-4抗体联用时,小鼠肿瘤完全消退率高达80%,而单药组仅为35%!
代谢重编程:改写肿瘤的"免疫逃逸手册"
传统观点认为,肿瘤通过高表达PD-L1"麻痹"T细胞。但这项研究揭示了更复杂的代谢调控网络:
琥珀酸(Succinate)和 -酮戊二酸(AKG)通过不同途径提升琥珀酰辅酶A水平SDH抑制剂DMM使细胞内琥珀酸积累3.8倍
OGDH抑制剂CPI-613却导致PD-L1上升2.1倍
血红素合成通路是调控关键
甘氨酸(Glycine)处理使琥珀酰辅酶A下降65%
ALAS1基因敲除导致PD-L1减少42%
内体-溶酶体途径是PD-L1的"终点站"
巴佛洛霉素A1(Bafilomycin A1)可完全阻断PD-L1降解
溶酶体标志物LAMP1与PD-L1共定位增加3.7倍
这些发现解释了为何某些PD-L1高表达患者仍对免疫治疗敏感 PD-L1的琥珀酰化状态比绝对数量更重要!
从实验室到病床:改写治疗的三大启示
新型生物标志物组合
临床队列显示,CPT1A高表达+PD-L1低表达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10个月,而CPT1A低+PD-L1高组仅2个月(HR=0.21)。
老药新用的典范
贝扎贝特联合CTLA-4抗体使小鼠肿瘤完全缓解率提升127%,且未增加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
精准代谢干预策略
针对OGDH/SCS/SDH三酶复合体高表达患者,使用AKG类似物可特异性增强T细胞浸润 实验显示CD8+ GZMB+细胞增加2.8倍!
破解谜题:为什么有些患者天生对免疫治疗敏感?
研究团队通过单细胞测序发现,肿瘤边界区(Bdy)的恶性细胞(Mal)中OGDH表达量是非恶性细胞(nMal)的5.3倍。这解释了为何同样接受PD-1治疗,某些患者的T细胞能突破"防线":
空间转录组显示,SDH高表达区域CD8+ T细胞密度增加3.1倍
琥珀酰辅酶A水平每升高1个单位,PD-L1膜定位下降38%
CPT1A过表达使抗原呈递效率提升2.2倍,打破"冷肿瘤"魔咒
这些发现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全新维度 未来可能通过代谢组学检测,精准筛选适合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
改写癌症治疗史的"代谢革命"
这项研究不仅解开了PD-L1调控的终极谜题,更开辟了四大创新方向:
新型小分子抑制剂开发
针对PD-L1 K129位点的琥珀酰化模拟剂,可能成为下一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代谢-免疫联合疗法
DES/DMK与联用的临床前实验已显示协同效应
动态监测技术突破
基于质谱的琥珀酰化蛋白质组学,可实现治疗反应实时评估
跨癌种应用前景
在、模型中,琥珀酰辅酶A同样展现强大抗肿瘤效应
我们终于找到了连接代谢重编程与免疫逃逸的『黄金通道』。这不仅是科学认知的飞跃,更是千万患者的曙光。
当癌细胞在代谢的迷宫中狂奔时,研究人员已找到扭转战局的关键钥匙。从琥珀酰辅酶A到CPT1A,从实验室数据到临床转化,这项研究为癌症治疗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章。或许不久的将来,调整代谢将成为比化疗更精准的抗癌武器 而这,正是科学赋予人类最动人的希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研究人员联合破解多发性骨髓瘤耐药难题,血清检测新技术可助力个体化精准治疗 (2025-04-23)
- 国内多家医疗机构携手研究,测算报道中国帕金森患者疾病负担数据 《中国帕金森病报告2025》正式发布 (2025-04-23)
- Nat Commun:揭示寨卡病毒破坏人体免疫防御机制 (2025-04-23)
- Nature系列综述:赵方庆团队综述 AI 驱动的环状RNA发现 (2025-04-23)
- 睡前运动越猛,睡眠越崩?Nat Commun4万人数据:高强度运动若在睡前4小时内结束,将引发入睡延迟、睡眠缩水、心率紊乱三重暴击! (2025-04-23)
- 《科学》:科学家发现新的潜在帕金森病相关基因变异,与溶酶体功能障碍有关! (2025-04-23)
- Gut:清了幽门螺杆菌,还是得关注胃癌风险!科学家发现,RIMS1甲基化水平最高的人,根治幽门螺杆菌后,患胃癌风险仍升高470% (2025-04-23)
- 罗莉霞团队发表提升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原创性论著 (2025-04-23)
- Mol Cell:STING蛋白或能帮助修复细胞中溶酶体的功能,有望帮助开发神经退行性疾病新疗法 (2025-04-23)
- "筛查新方案启航,公益行动助力" (2025-04-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