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我国科学家开发出有望治疗破坏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疗法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8-27 11:40
Chen与中国各地的合作团队发现,在阿尔茨海默病和Sandhoff病(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小鼠模型中,症状出现前进行的移植成功替代了缺陷细胞,减缓了神经元退化。一种通过向大脑直接注入新鲜细胞 小胶质细胞来治疗破坏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创新疗法,有望通过延缓心智剥夺性疾病的进展为健康带来新希望。这项目前在中国开展的研究处于临床前阶段,旨在保护重要神经元,同时对抗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特征。
目前小胶质细胞移植仅在动物模型中实施,但已显示出缓解神经系统疾病症状的效果。这些高度动态的细胞通过不断伸缩其触角状突起来监测大脑整体环境,执行关键的免疫监视和组织修复功能 简而言之,这些细胞全天候搜寻着或隐或现的威胁。
这项发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的研究由厦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团队主导,中国多地多个团队共同参与。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大脑小胶质细胞补充策略是对传统技术的升级,其创新之处在于提供了减缓神经元损失、遏制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进展的改良方法。
论文第一作者Dadian Chen博士指出:"遗传和病理学证据表明,小胶质细胞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使得小胶质细胞替代成为极具前景的治疗策略。"Chen团队认为,替换功能障碍的小胶质细胞有助于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但传统骨髓移植方法存在过程艰巨、效率低下等问题。
Chen与合作者指出,骨髓移植需要采用放射或化疗的严格预处理方案,可能损伤大脑,且骨髓移植产生的小胶质细胞并非原始细胞的精确复制品。Chen补充道:"传统骨髓移植方法存在局限,相关风险有时可能超过益处",包括细胞替换效率低下以及放射或化疗预处理可能导致的脑损伤风险。
鉴于骨髓来源细胞可以部分替代大脑中的小胶质细胞,Chen在研究中进一步解释说,此前曾尝试通过骨髓移植增强小胶质细胞来治疗脑白质和溶酶体贮积症等疾病,但并非总是成功。
为规避放射或化疗需求,Chen团队开发出名为"三循环小胶质细胞清除移植(tricyclic microglial depletion for transplantation)"的新技术。这种多管齐下的方法通过使用实验性化合物PLX3397分三步清除原生功能障碍细胞,使培养的健康小胶质细胞能在患有特定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小鼠大脑中增殖。该化合物能抑制巨噬细胞表面的CSF1R受体,从而促使新小胶质细胞增殖。小胶质细胞被注射到实验动物的皮层和海马体区域。
作为常驻系统的特化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能对抗感染、癌症等大脑威胁。与其他脑细胞不同,它们源于造血细胞。Chen团队认为,直接将其移植入大脑可能避免异常状况的发生。
在人源化小鼠模型的概念验证实验中,移植的小胶质细胞充分嵌入大脑并获得与内源性细胞相似的特性。实验中使用的细胞源自新生小鼠。
Chen与中国各地的合作团队发现,在阿尔茨海默病和Sandhoff病(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小鼠模型中,症状出现前进行的移植成功替代了缺陷细胞,减缓了神经元退化。
研究团队呼吁进一步探究小胶质细胞的移植生物学机制,并测试人诱导多能作为临床可用细胞源的可行性。Chen总结道:"三循环小胶质细胞清除移植策略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在临床前模型中全面评估",但承认这项移植技术前景光明:"虽然结果令人鼓舞,但仍有若干问题待未来研究解决。我们的发现凸显了这种创新方法治疗小胶质细胞功能障碍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实用性和转化潜力。"(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Dadian Chen et al, ,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5). DOI: 10.1126/scitranslmed.ads6111.
Can immune cells stave off devast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Scientists aim to find out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5-08-immune-cells-stave-devastating-neurodegenerative.html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MADI·美械会】日程抢先看!免费门票限时领!评审中心 / 研发企业 / 临床机构齐聚苏州! (2025-10-16)
- 人类皮肤可以产生卵子?!最新Nature子刊:科学家成功将人体皮肤细胞的染色体“减半”,制造出类卵细胞结构 (2025-10-16)
- 面对输赢,男性赢了还想赢,女性赢了却偏向“见好就收”?最新Neuron|原来都是大脑PV神经元在暗中操控! (2025-10-16)
- 《柳叶刀》子刊:戒烟对认知有重要意义!最长18年随访研究显示,戒烟者的长期认知轨迹较吸烟者更好 (2025-10-16)
- 破局之“法”!通过重构宫颈癌供血系统,法米替尼“一箭双雕”,既直接抗癌又协同增效免疫治疗 (2025-10-16)
- Nature Biotechnology:基因“静音”的艺术?不“剪”基因,我们如何实现精准长效的疾病调控 (2025-10-15)
- Cell重磅:人类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多巴胺能前体细胞,安全有效治疗帕金森病 (2025-10-15)
- Nature:酶功能研究的下一个“利器”!EZSpecificity模型如何重定义酶功能预测的精度边界? (2025-10-15)
- 猪鼻里藏着“抗病毒卫士”!南京农大发现枯草芽孢杆菌 NS12,广谱阻击呼吸道病毒还不易耐药 (2025-10-14)
- Research:肝纤维化有救了?中药成分发现“双面杀手” 精准清除致病细胞 (2025-10-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