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爱搞“重男轻女”?Science揭秘 X 染色体、性激素如何联手,左右疾病对男女的偏爱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8-27 10:42
原来,男女免疫系统本来就不一样,这背后和染色体、性激素,还有生活环境都有关系。你有没有发现,有些病好像特别 挑人 ?比如小时候男孩更容易得哮喘,长大以后反而更多女孩受哮喘困扰;帕金森病更爱找男性,阿尔茨海默病却对女性 下手 更狠。
尤其是自身免疫病,差别更明显:女性得多发性硬化症的概率是男性的 2.5 倍,得狼疮的概率更是男性的 9 倍!为啥会这样?为啥肺部、大脑这些地方,男女患病的差别特别大?
最近,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终于把这些问题说清楚了 原来,男女免疫系统本来就不一样,这背后和染色体、性激素,还有生活环境都有关系。
先看染色体
咱们都知道,女性的染色体是 XX,男性是 XY。这可不是简单的性别标签,还藏着免疫的 秘密 呢!
X 染色体比 Y 染色体大很多,上面装了近 800 个和免疫相关的基因。比如有个叫TLR7的基因,专门帮身体识别病毒,它就只在 X 染色体上。女性有两条 X 染色体,相当于有 双份 TLR7,面对病毒时,能更快调动免疫反应 这也是为啥疫情期间,女性对抗新冠的表现通常比男性好。
不过事情也有两面性。女性的 X 染色体虽然能增强免疫力,却也让自身免疫病的风险变高了。比如干燥综合征、硬皮病这些病,就特别容易找上女性,就是因为 X 染色体上的免疫基因 太活跃 ,反而攻击了自己的身体。
图:性别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再看性激素
提到雌激素、睾酮,你可能只想到它们和生殖有关,其实它们对免疫系统影响也很大!
咱们身体里的免疫细胞,比如能打病毒的 T 细胞、能产抗体的 B 细胞,都能 感知 到这些激素。同样的免疫细胞,在男性和女性体内,干的 活 可能完全不一样。
举个例子:雌激素能让中性粒细胞(一种能对抗细菌的免疫细胞)活得更久、跑得更快,所以女性血液里的中性粒细胞比男性多一点,对抗细菌感染的能力也更强;而睾酮会抑制皮肤里的一种免疫细胞(叫ILC2),让男性皮肤里的免疫反应弱一些,这也是为啥男性皮肤感染的风险有时会更高。
还有新冠,男性病情往往比女性严重,也和性激素有关。研究发现,男性肺部里帮助新冠病毒入侵的基因(比如ACE2)表达更多,而且抑制病毒的免疫反应更弱,所以病毒更容易在肺部 搞破坏 。
免疫差别还 因地制宜
更有意思的是,就算是同一个人,不同器官的免疫差别也很大,而且这种差别在男女之间更明显。
比如皮肤:女性皮肤里负责 站岗 的 T 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更多,对抗外界细菌、病毒的能力更强,但也更容易出现过敏炎症;男性皮肤里这些细胞少一些,感染风险相对高一点。
再比如脂肪:男性容易长内脏脂肪,女性更爱长皮下脂肪。内脏脂肪里有两种免疫细胞(叫Treg细胞),男性的那种更关注血糖稳定,女性的那种更擅长控制炎症。可一旦女性到了更年期,雌激素变少,内脏脂肪就容易堆积,炎症问题也会跟着变多。
就连大脑也有差别!男性和女性大脑里的微胶质细胞(帮大脑对抗炎症的免疫细胞),工作方式本来就不一样。实验发现,把女性的微胶质细胞移植到男性大脑里,还能减轻脑损伤呢。
微生物组差别也影响免疫
除了染色体和性激素,生活环境也会让男女免疫差别变大。
比如咱们皮肤上、肠道里的微生物(也就是常说的 菌群 ),男女就不一样。女性肠道里有些有益菌更多,能帮着调节免疫;男性皮肤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波动大,有时会让皮肤更容易出问题。还有营养、接触的化学物质这些,也会悄悄影响免疫系统的工作。
小结
Sharma解释道,针对免疫系统性别差异的新研究对癌症免疫疗法开发至关重要。"我们正逐步理解性别差异如何影响疾病结局。在医学领域,一刀切的治疗方案并不适用。"担任LJI免疫系统性别差异中心主任的Sharma表示,"这推动着精准医学研究,特别是在癌症领域。我们正在探索个体免疫系统如何通过免疫疗法控制癌症。"
研究团队表示,接下来会和更多专家合作,把这些发现变成实际的治疗方法。说不定以后,不管是预防传染病、治疗自身免疫病,还是改进癌症疗法,都能更 精准 地针对男女差异来制定方案呢!(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Sonia Sharma et al, , Science (2025). DOI: 10.1126/science.adx438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MADI·美械会】日程抢先看!免费门票限时领!评审中心 / 研发企业 / 临床机构齐聚苏州! (2025-10-16)
- 人类皮肤可以产生卵子?!最新Nature子刊:科学家成功将人体皮肤细胞的染色体“减半”,制造出类卵细胞结构 (2025-10-16)
- 面对输赢,男性赢了还想赢,女性赢了却偏向“见好就收”?最新Neuron|原来都是大脑PV神经元在暗中操控! (2025-10-16)
- 《柳叶刀》子刊:戒烟对认知有重要意义!最长18年随访研究显示,戒烟者的长期认知轨迹较吸烟者更好 (2025-10-16)
- 破局之“法”!通过重构宫颈癌供血系统,法米替尼“一箭双雕”,既直接抗癌又协同增效免疫治疗 (2025-10-16)
- Nature Biotechnology:基因“静音”的艺术?不“剪”基因,我们如何实现精准长效的疾病调控 (2025-10-15)
- Cell重磅:人类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多巴胺能前体细胞,安全有效治疗帕金森病 (2025-10-15)
- Nature:酶功能研究的下一个“利器”!EZSpecificity模型如何重定义酶功能预测的精度边界? (2025-10-15)
- 猪鼻里藏着“抗病毒卫士”!南京农大发现枯草芽孢杆菌 NS12,广谱阻击呼吸道病毒还不易耐药 (2025-10-14)
- Research:肝纤维化有救了?中药成分发现“双面杀手” 精准清除致病细胞 (2025-10-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