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aterials:清华大学高华健/邵玥团队团队提出“分子邮编”策略,多肽修饰LNP,实现mRNA的器官选择性递送 |
![]() |
Nature Materials:清华大学高华健/邵玥团队团队提出“分子邮编”策略,多肽修饰LNP,实现mRNA的器官选择性递送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9-03 10:53
这项研究揭示了多肽编码此前未被重视的作用及其潜在的机械敏感机制在调控脂质纳米颗粒(LNP)的器官选择性靶向方面的作用。基于mRNA的基因和蛋白质替代技术,为疫苗、癌症治疗和再生疗法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作为临床上最先进的非病毒 mRNA 递送系统,脂质纳米颗粒(LNP)已在全球范围内作为 mRNA 新冠疫苗的递送载体得到推广,证明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要充分发挥其治疗潜力,需要实现将封装着 mRNA 的脂质纳米颗粒(LNP)进行器官选择性递送。到目前为止,LNP 介导的肝内 mRNA 递送已得到广泛证实。然而,在全身系统性给药的情况下实现肝外器官的选择性递送,仍具挑战性。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基于 LNP 电荷的简单二元调节及脂质化学修饰等策略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这些策略仍受限于对 LNP-环境界面的理性设计范围,而这一界面的调控对实现器官选择性递送至关重要。因此,开发一种多变量、模块化可调的 LNP 表面工程策略,将有助于拓宽器官选择性 LNP 的构建范围及功能灵活性。
多肽(Peptide)是内在具有 编码 特性的生物聚合物,其性质(机械、光学、生化等)取决于氨基酸组成序列,这为通过调整氨基酸的编码来数字化编程多肽基材料的各种功能提供了可能。近来,多肽类物质还通过协助细胞穿透、基因编辑和体内筛选等方式应用于药物输送。因此,不难推测,通过固态合成可人工编码的多肽类物质,能够通过模块化调控 LNP 表面以及 LNP 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使其特别适合用于编码器官选择性的 mRNA 递送。然而,这种多肽编码的器官选择性 mRNA 递送的可行性和机制,目前仍不清楚。
2025 年 9 月 1 日,清华大学邵玥副教授、高华健院士团队(常铁为第一作者)在Nature 子刊Nature Materials期刊的题为:Peptide codes for organ-selective mRNA delivery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多肽编码的器官选择性靶向(peptide-encoded organ-selective targeting,POST,研究团队称为 分子邮编 )方法,通过利用特定氨基酸序列对 LNP 进行表面工程化模块调控,实现全身给药后将 mRNA 向肝外器官的高效特异性递送。POST系统的器官选择性靶向源于多肽修饰 LNP 表面形成的特异性蛋白冠,其核心机制是通过多肽序列与血浆蛋白结合亲和力的力学优化实现靶向调控。该研究显著拓宽了器官靶向递送的适用范围与功能多样性,为精准递送系统的理性设计提供了可编程框架。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策略 多肽编码器官选择性靶向(Peptide-encoded organ selective targeting,POST,研究团队将其称为 分子邮编 ),该策略通过将特定氨基酸序列(POST code)嵌入到 LNP 表面,能够被工程化设计通过给药将mRNA 及其他治疗分子向肝脏、肺和脾脏递送。特别是,这种多肽修饰的脂质纳米颗粒的器官选择性和递送效率对多肽编码序列表现出单个氨基酸的敏感性。
与之前报道的依赖于电荷的 LNP 的器官选择性不同,POST code 实现的器官选择性 mRNA 递送,并没有依赖于 LNP 的电荷。相反,它与独特的 LNP 蛋白冠有关,这可以解释为依赖于氨基酸序列的多肽-蛋白质亲和力优化的结果,研究团队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证实了这一点。这表明在 POST code 实现的器官特异性靶向作用背后存在一种分子力学引导的机制。
作为一种递送平台,POST code 适用于各种 LNP 配方、多重 mRNA 递送以及选择性递送至肝外器官(例如胎盘、骨髓、脂肪组织和睾丸),还能够用于反义寡核苷酸(ASO)和基因编辑,从而在肝外器官中对具有治疗吸引力的分子或细胞进行操作。
此外,为了展示通过数字编程多肽序列来引导 LNP 器官靶向性的潜力,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基于人工智能(AI)的框架,该框架采用基于 Transformer 的蛋白质语言模型,生成了对 Vtn 蛋白具有高机械亲和力的多肽序列 RRRYRR,体内实验证实,
RRRYRR-LNP 能够实现向肺部选择性递送 mRNA,这一结果支持了利用计算机辅助理性设计 POST code 来实现 POST-LNP 的器官选择性递送的潜力。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揭示了多肽编码此前未被重视的作用及其潜在的机械敏感机制在调控脂质纳米颗粒(LNP)的器官选择性靶向方面的作用,从而为模块化可调、自下而上地设计 LNP 表面以实现器官选择性 mRNA 递送开辟了新途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MADI·美械会】日程抢先看!免费门票限时领!评审中心 / 研发企业 / 临床机构齐聚苏州! (2025-10-16)
- 人类皮肤可以产生卵子?!最新Nature子刊:科学家成功将人体皮肤细胞的染色体“减半”,制造出类卵细胞结构 (2025-10-16)
- 面对输赢,男性赢了还想赢,女性赢了却偏向“见好就收”?最新Neuron|原来都是大脑PV神经元在暗中操控! (2025-10-16)
- 《柳叶刀》子刊:戒烟对认知有重要意义!最长18年随访研究显示,戒烟者的长期认知轨迹较吸烟者更好 (2025-10-16)
- 破局之“法”!通过重构宫颈癌供血系统,法米替尼“一箭双雕”,既直接抗癌又协同增效免疫治疗 (2025-10-16)
- Nature Biotechnology:基因“静音”的艺术?不“剪”基因,我们如何实现精准长效的疾病调控 (2025-10-15)
- Cell重磅:人类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多巴胺能前体细胞,安全有效治疗帕金森病 (2025-10-15)
- Nature:酶功能研究的下一个“利器”!EZSpecificity模型如何重定义酶功能预测的精度边界? (2025-10-15)
- 猪鼻里藏着“抗病毒卫士”!南京农大发现枯草芽孢杆菌 NS12,广谱阻击呼吸道病毒还不易耐药 (2025-10-14)
- Research:肝纤维化有救了?中药成分发现“双面杀手” 精准清除致病细胞 (2025-10-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