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在小鼠中发现一个控制食物、脂肪和盐渴望的大脑中心 |
![]() |
来源:网络 2025-09-28 13:24
这项详述于《细胞》杂志的发现,可能为过度饮食和食欲不振的新疗法提供信息。例如,结果提示,找到调节该大脑回路的方法可能有助于治疗常见于大量化疗患者中的严重食欲减退和肌肉萎缩。当你感到疲倦并想补充能量时,渴望糖分是很自然的。现在,哥伦比亚大学祖克曼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将小鼠的一个大脑区域与摄入不仅仅是甜食,还包括脂肪、盐和食物的驱动力联系了起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就像一个可以放大或抑制摄食行为的"调节旋钮"。
这项详述于《细胞》杂志的发现,可能为过度饮食和食欲不振的新疗法提供信息。例如,结果提示,找到调节该大脑回路的方法可能有助于治疗常见于大量化疗患者中的严重食欲减退和肌肉萎缩。
"像脂肪或糖这类刺激食欲的物质,与其驱动我们摄入它的能力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神经科学中的一个开放性问题,"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哥伦比亚大学祖克曼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霍华德 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Charles S. Zuker博士说。"这项工作提供了令人兴奋的新见解,并确定了一个协调对摄食行为统一控制的大脑中枢。"
Zuker博士和他的同事们首先分析了小鼠大脑中对甜味产生反应的回路。他们的目标是探索一种能够刺激食欲的感觉是如何激发摄入欲望的。
科学家们首先研究了大脑的情绪中心 杏仁核,它也有助于判断各种感觉是好是坏。他们在中央杏仁核中识别出被甜味激活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中的每一个都有分支延伸到称为"终纹床核"的大脑区域,先前的研究发现该区域与进食和对奖励的反应有关。
当研究人员刺激与BNST相连的神经元时,他们发现,刚刚吃饱的小鼠会被驱动继续摄入甜食。相反,抑制BNST神经元会大大抑制甜食摄入,即使在非常饥饿的动物中也是如此。
科学家们进一步证明,这个大脑区域不仅与摄入甜食的冲动有关,还与摄入盐、脂肪、食物和其他物质的冲动有关。
"我们的发现远远超出了预期,"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祖克曼实验室博士后Li Wang博士说。"我们没想到这个大脑区域如此重要,并以如此普遍的方式参与如此广泛的摄食行为。"
科学家们揭示了BNST与大脑其他部分之间的解剖学联系,这些联系突显了其在摄食中的作用。例如,他们发现了BNST与感知动物内部状态(如饥饿时需要进食或体内盐分水平过低时需要摄入盐)的大脑回路之间的联系。
"我们现在更好地理解了大脑如何整合特定的内部需求与感觉信号,以引发适当的摄食反应,"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祖克曼实验室博士后Jos A. C novas博士说。
这项关于摄食"大脑旋钮"的发现有朝一日可能帮助正在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他们常常经历恶病质,这种状况可能导致危险的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当给小鼠施用一种可引发类似恶病质状态的化疗药物时,研究人员发现刺激BNST可以保护它们免于体重减轻。
"化疗药物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们能杀死,但它们也抑制了进食的动机,这成了一个大问题,"Wang博士说。"也许刺激这个大脑区域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发现抑制BNST会导致小鼠体重显著减轻。科学家们还发现药(以Ozempic和Wegovy等品牌销售)会作用于BNST中的神经元,这为了解其如何帮助人们减少摄入提供了线索。
"服用司美格鲁肽可能导致恶心和其他负面副作用,"C novas博士说。"也许对BNST的更深入了解可能会催生有助于抑制摄入但无这些副作用的疗法。"(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Jose A. Canovas et al, , Cell (2025). DOI: 10.1016/j.cell.2025.08.02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同舟共济助力健康 "镜"展笑颜汇聚甘泉 (2025-09-28)
- Cell子刊:于君/匡铭团队发现新型促癌肠道细菌,促进肝癌发展 (2025-09-28)
- Cell:在小鼠中发现一个控制食物、脂肪和盐渴望的大脑中心 (2025-09-28)
- 抑郁不止是心病!最新Nature:抑郁症患者大脑显著性网络扩张2倍,且在青少年期已现端倪 (2025-09-28)
- 首款国产九价HPV疫苗落地浙江 专家:早接种早防护 (2025-09-28)
- Science:绘制100年来抗生素耐药性演变图谱,以查明抗生素耐药性遗传的罪魁祸首 (2025-09-28)
- Nature子刊:四川大学魏霞蔚等开发了一种多组分鼻内疫苗 (2025-09-27)
- Cell:肠道微生物组不稳定与儿童生长不良有关 (2025-09-27)
- 谭蔚泓院士团队开发核酸适配体偶联药物ApDC,抗癌效果令人鼓舞 (2025-09-26)
- Science:肾细胞中的雌激素受体丧失可能引发先兆子痫 (2025-09-2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