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仍然需要完善 

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仍然需要完善 

  我国医改在努力扩大医改覆盖面的同时,又将如何应对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挑战?医疗保障体系如何满足社会基本需求又不至于浪费?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

 

  医疗保障体系仍需完善

  中国现有的医疗保障体系主要是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到去年年底,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已经覆盖了2.1亿人,新农合覆盖8.3亿人,医保的报销水平也得到提高,职工医保、城镇居民以及新农合的报销水平分别为82%、60%和近50%。“全民医保来了,来得非常快。”江苏省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的主任胡大洋觉得,“但我们准备不足。”

 

  以身份和城乡差别为基础的保障制度,医疗保障水平的差异很大,首先就面临公平的问题;其次,城市和农村医疗保险的管理部分分设,又面临着体制上的问题,可能导致制度之间不能相互衔接,地域差距较大。以县区为主的统筹层次低,管理效率也比较低,同时人口流动快也给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带来诸多问题。

 

  目前3种医疗保障体系的制度分设、管理分隔、资源分散,还造成了重复参保、重复建设信息网络和重复建设人员队伍。以重复参保为例,据调查,重复参保率在10%左右,城乡居民参保人数以10亿人算,10%是1个亿,一个人补助120元,就相当于1200亿的财政资金打了水漂,这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在信息网络的建设上,一个中等城市的建设成本是6000万~8000万元,全国县级市按600个计算,又是多大的资金浪费啊!

 

  医疗保险第三方监督机制缺失,也对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了严峻挑战。除了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工作环境外,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也需要体制创新和能力提升,三大保障体系的公平和效率的权衡问题也必须面对。

 

  不排斥商业医疗保险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顾昕教授认为,当前中国的保险市场不健全、不发达,居民的保险意识不强。同时,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水平不高,对供方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能力,理赔方面的一些问题也阻碍了居民对商业医保的热情。顾昕透露,他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商业医疗保险保费的筹资不到卫生总费用的6%。

 

  要保障老百姓的健康,还是要首先通过政府的力量,让居民有一个基本的医疗保障制度,再逐步发展商业保险,作为补充,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并不排斥商业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的重点应放在政府基本医疗保障以外的部分。”

  
  北京大学副校长、经济学家海闻一直强调,中国医疗体制的问题一是市场没有得到真正发展,二是没有很好地解决卫生领域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市场失灵,也就是市场机制不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这主要体现在穷人身上,而非富人身上。

 

  海闻指出,“我还是主张今后大部分人通过商业保险获得医疗保障。”政府有限的资金真正要盯住的是所谓的“市场失灵”的部分,也就是支付不起、不能用市场价格支付医疗服务的这部分人群,给予他们基本医疗保障,而富人应该通过商业医疗保险业来解决问题。


  在资质符合、管理成本低、效率高的条件下,可以引入商业医保。“或许可以尝试社会医疗保险的资金由商业医疗保险管理,但这在短期内不可能成为一个普遍的模式来解决所有问题。”顾昕表示。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商业医疗保险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