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名贵中药 做到物尽其用 |
![]() |
十几年前,你可能从来不会想到,1克重的野山参能卖到上千元,1公斤虫草更是高达40万元。如今,名贵中药价格一路猛涨,贵得让普通人难以承受。究其原因,产量减少、人为炒作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对此,专家呼吁:一定要正确看待名贵中药,才能做到物尽其用,使其真正服务百姓。
国庆中秋临近,老家在山东烟台的刘女士却为买东西发起愁来。她原本想从北京买些名贵中药,带回家孝敬父亲。可到药店一问,好点的中药价格动辄成千上万,让人难以接受。“几年前我也曾买过人参等补品,价格虽然高,却也还能接受。没想到几年时间,竟然涨了这么多!”刘女士的感慨,道出了名贵中药一路飞涨的事实。
名贵中药连年翻番。黄师傅是北京市朝阳区某家中药房的老药剂师了,说起名贵中药涨价,他深有感触:“十年前,冬虫夏草每克也就二三十元,可现在,质量好点的高达上千元,1公斤能卖到40万元,是过去的十几倍。野生人参、阿胶、鹿茸等药材,价格也是连年翻番。”在北京王府井医药商店的中药专柜,记者看到,中药价格比黄金还要贵出许多:燕窝最贵的高达每公斤19.8万元;1克重的完整野山参售价1600多元。
河北省安国市是北方最大的药材集散地,素有“中药材市场晴雨表”之称。据安国市药业发展局一位姓杨的负责人介绍,近些年名贵中药价涨得厉害。以算不上贵重的太子参为例,去年年底还是每公斤20元,现在身价已经涨了10多倍。
产量越来越少,功效越炒越神。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系教授、主任医师常章富从事中药研究几十年,他认为名贵中药涨价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产量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野生的中药生长年代久远、生存环境清洁,药效也就相对更好些。但因为数量有限,生长赶不上采摘,药价自然越来越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大荣也表示:“1983年我在云南调查时,每天能挖到六七百条冬虫夏草,而今能挖到两三条就不错了。价格高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是药效被神化,老百姓过于追捧。中国人历来有滋补的理念,不少人都希望用补品来解决自己的健康问题。同时,名贵中药的功能被商家神化,这使得人们过于迷信中药,将其价格捧高。
三是炒作严重,商贩囤货倒卖。一些名贵中药材已经脱离了原本的药用价值,成了商贩眼中的投资商品。一些商贩就像炒股一样,低进高出,大批药材集中在少数交易商手里,药价自然“水涨船高”。
中药进补还需“遵医嘱”。面对昂贵的中药,老百姓该不该买,有没有必要用这些名贵中药来养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中药房副主任医师杨毅恒表示,很多人服用中药进补存在盲从性,“不是人人都需要滋补,进补也不是非要吃人参、虫草。”
常章富进一步指出,名贵中药固然好,但并非包治百病的神药,服用的前提是“对症”和“遵医嘱”。例如人参,性质偏热,本身火气就旺的人吃了就会流鼻血,最好找中医帮忙分清体质。此外,滋补不一定非要药价昂贵的药材,像枸杞、银耳等,也有不错功效,许多食物本身也有保健功效。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科学家破解NRAS突变黑色素瘤的密码——新靶点SHOC2 (2025-05-15)
- 《自然·医学》:填补空白!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偏头痛治疗药物ubrogepant可以改善偏头痛发作前的疲劳、颈部疼痛等前驱症状 (2025-05-15)
- 京剧登上Cancer Cell封面:来自中山大学马骏院士团队 (2025-05-15)
- 中国智造引领再生医美新发展 aphranel优法兰魔法CC针全球首发 (2025-05-15)
- 亿达科创“AI智服”赋能药企认知价值可持续增长 (2025-05-15)
- 双向免疫调节剂-京生·脾氨肽口服溶液:打破过敏性鼻炎合并腺样体肥大的恶性循环,守护儿童自由呼吸 (2025-05-15)
- 染料敏化稀土纳米光热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2025-05-15)
- 新疆继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本平衡规划 (2025-05-15)
- 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却精力充沛!我国学者发现,这个基因突变会导致天然短睡眠 (2025-05-15)
- 张锋的学生创立新公司,8500万美元首轮融资,聚焦体内CAR (2025-05-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