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我国免疫抑制市场增长呈加速态势

我国免疫抑制市场增长呈加速态势

  国家医保目录中,免疫抑制剂类增加了一个新成员:麦考酚钠,而瑞士诺华公司的米芙(商品名)是该分子名下的惟一产品。此前,米芙已在包括瑞士和美国在内的91个国家获得了上市批准,去年在中国上市。

 

 

  2009年中国免疫抑制剂市场规模为23亿元,而从2006年到2009年,中国免疫抑制剂市场4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5%,其中2007年增长8.3%,2008年增长14.56%,2009年增长22%,市场增长呈加速态势。

 


  所谓的免疫抑制剂是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巨噬细胞)的增殖和功能,降低抗体免疫反应。

 


  免疫抑制剂目前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其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霉酚酸酯(MMF),他克莫司(FK506),环孢素(CsA),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沙利度胺,西罗莫司,咪唑立宾,硫唑嘌呤(Aza),雷公藤多苷等。

 


  因为免疫抑制剂毒性大,不良反应多而严重,临床一般采用联合用药。 IMS数据显示,2009年霉酚酸酯、他克莫司、环孢素占据中国免疫抑制剂市场87%的份额。

 

 

  因为免疫抑制剂领域准入门槛较高,目前市场占主导作用的是外资品牌。由于免疫抑制剂类药物价格昂贵,除了疗效外,能否进入医保目录显然成为影响产品销售的关键因素。

 


  米芙此次进入国家医保目录,除了疗效因素外,也是诺华公司在该领域苦心经营多年的结果。米芙在2009年进入中国市场,是诺华公司进一步完善该领域产品线的重要步骤,目前诺华在中国免疫抑制剂领域已拥有新山地明、舒莱和米芙三个产品。

 

 

  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器官移植。中国人体器官移植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器官移植手术的水平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就意味着对免疫抑制剂药物的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

 


  目前,中国国内一些企业也看到了免疫抑制剂领域的可观利润,有实力的企业开始跃跃欲试,如华北制药(霉酚酸酯+田可+宜欣可)、海正药业(福美欣+素能)等。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