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中国制药业显示景气循环的特征

中国制药业显示景气循环的特征

  我国制药业销售收入增速的波动,除了受到宏观经济景气周期的影响以外,也与特定的公共卫生事件(如2003年SARS)、重大体制革新与政策变迁(如2005年以来政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事项密切相关。

 


  中国制药业的盈利表现显示出典型的景气循环特征。在医疗机构拥有高度定价权和药品消费市场非均等化的背景下,制药业供应方所具有的竞争性强、同质化高的特征,导致厂商数量的变化成为决定争夺市场份额的价格竞争程度的主要变量,也是行业盈利景气循环的关键原因。

 


  一方面,价格竞争激化所衍生的腐败、制药市场秩序混乱及其对于药品质量与供应安全构成的严重威胁,必然招致中央政府严厉的行政干预和行业整顿,从而在短期内形成显著的压制行业盈利能力、抑制竞争厂商数量的双重效果,进而促成盈利景气周期转折。因此,政府干预也是影响行业同质竞争程度的重要原因。

 


  我国制药业20世纪90年代初生产力的释放促使药品供求关系进入买方市场,激烈的同质竞争严重削弱了制药业的盈利能力,亏损企业占比快速攀升,从而通过市场机制和行政干预消灭了过剩的生产能力和竞争主体。

 


  制药业于20世纪末进入新一轮盈利景气周期。随后,盈利景气吸引竞争主体增多,行业盈利压力于2003年开始显现。同时,低层次同质竞争所衍生的腐败、市场秩序混乱和重大药品安全事件,引发中央政府持续的行政降价与行业整顿措施,尤其是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推广,进一步压迫行业盈利景气下行。

 


  我国制药业的盈利景气在企业数量增多的情况下能够重新进入上行区间,不仅受到了市场竞争和监管治理所诱发的行业整固的积极影响,更多地获益于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尤其是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积极措施)所释放出的需求潜力有效缓解了竞争压力。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