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药企的阵痛 招标就是“凶器” |
![]() |
目前,已经有若干省份开始执行“安徽模式”进行基本药物招标,大型医药集团并未因为其“资质”而抢得先机,相反,已经呈现“节节败退”的情况。资质优良医药企业的出局,可能会降低药物的品质,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抵消药物降价带来的益处。
价格低到“不可思议”
所谓“安徽模式”即“双信封”制,按照该模式,企业投递第一信封,为“技术标”,招标方根据企业的规模、信誉、资质来打分;第二信封,为“商务标”,通过技术标入围的企业,再各自报上价格,两轮报价同时进行。而在实际的药品采购中,“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难以体现,基本药物大多实施低价者中标的制度。
在这一招标模式下,全国大型制药集团的产品中标率集体下挫。从市场了解情况来看,大部分规模医药公司的中标率从原先的90%降到了5%。即原先投标100个品种,90种中标,变为现在的5种中标。
“价低者得”的情况,导致了很多企业为了争取某个省的市场份额,而出现成本与售价倒挂的情况。而不愿倒挂的企业,只能出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据我们了解,很多‘中标’企业,一时报出的低价,后来自己也生产不出来,结果导致中标后,也不履行,很多商品就此断货。”
事实上,低价药断货的情况,从去年年底就在国内不少省份出现。一些常见的品种,如板蓝根颗粒,中标价仅0.11元/袋。包括全国最大的板蓝根生产厂家白云山等生产品牌板蓝根颗粒的厂家,均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1分钱压倒一个大企业
众多大型医药企业折戟药品招标,导致了很多药品从市场上彻底消失。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安徽模式”下,医药系统已经出现了两种极端情况,一方面基层医生因为药价太便宜,不愿“开”基本药物;另一方面,由于中标价格过低,基本药物也很难找到供应企业。
此前,国家发改委就经典老药在市场消失的话题,组织行业内的关键企业开会商讨对策。采访人员了解到,由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下称“信谊”)生产的一款名为“乙酰唑胺”药品已经断货,主治青光眼。其价格从12元一度被发改委调整至17元,调价让生产该药品的信谊看到了恢复生产的希望。
“我们原先的原料从北京双鹤采购,可是双鹤由于成本的关系不再生产原料,我们决定从国外进口。”信谊核算发现原料进口后,该药制造成本为20元。不过很快,随着发改委将该药的价格从17元又调回12元,正在进行的进口原料药注册申请,也随即中止。
自基本医药目录制度实施以来,仅信谊旗下就有十多种老药退出市场,停止生产。事实上,经典药品的缺失,让这一市场拱手让给外资跨国企业,其产品价格平均为国内价格的5倍?10倍。“现在包括山东、四川、黑龙江等省的招标文件中,都明确表明,招标价格将参照之前招标的省份来制定,要比前面低,这种‘越招越低’的情况让企业难以为继。”于明德表示。
药品安全监管隐患
去年,为规范药品的招标采购,卫生部64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规范基本药物省级集中(招标)采购的56号文,提出了“双信封和带量招标”的创新模式。一位医药企业高管表示,新的招标模式呈现出了一些问题:首先即是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严重,一些地方“歧视性”的招标规则加重了省外投标企业的负担;
其次,中标价格差异过大,原研、首仿、单独定价以及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引起的中标价格差距达到几倍甚至更多,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难以体现,基本药物唯低价中标,使一些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内控标准较高的制药企业常常很难中标,不可避免地给药品安全监管带来隐患。
“国家对于品牌药企,应该有差异化的定价政策,现在仅按照原研、首仿和仿制来划分,过于笼统。”信谊的一位高管对采访人员表示。竞标如此激烈,也与我国制药行业目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有关。根据我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制药工业销售额前十强企业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14%,百强企业为42.2%。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个别品种有50多家企业可以生产。
从招标政策实施的效果来看,大型制药企业并未因竞争的加剧而变得更为强大,事实上,随着在各地招标采购中的“失利”,大型制药企业正在经历阵痛。一位化学工业制药协会官员表示,仅在项目层面的管控尚显不够,“如何细化大企业扶优做强的政策,如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明确行业发展指导目录,对于大企业审评注册给予优先,对于药品招标、医保、定价等给予倾斜,同时提高GMP标准,鼓励优势企业提高药品标准等。”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皖医二附院成功救治一名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极危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 (2025-07-12)
- 默沙东百亿美元收购打开BD新风口,中国药企机会来了 (2025-07-12)
- 中国农业科学院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2025-07-1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新Cell论文,登上Nature头条,首次实现小鼠全身神经系统微米级高清成像 (2025-07-12)
- 民泰医药全面升级:2025年搬迁新址,打造中药智能化生产新标杆 (2025-07-11)
- 第一次为爱鼓掌要做好准备!快男备好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 (2025-07-11)
- 《Science》刊发上海六院与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联合成果:揭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致死性遗传性脑白质病的有效性及其核心机制 (2025-07-11)
- 青海首批外乡产3D打印医疗东西获批上市 (2025-07-11)
- 全国药品运营监管任务会暨“清源”行为推动会召开 (2025-07-11)
- 软骨发育不全等86个常见病病种诊疗指南宣布 (2025-07-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