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药品流通巨头企业“肩负”产业转型升级使命

药品流通巨头企业“肩负”产业转型升级使命

  近日,国药宣布了大额配股计划,上药H股也发行在即,对资金的强烈渴望亦彰显了流通巨头布局全国医药网络的决心。“决定医药流通企业胜负的不仅仅是一个方面,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所覆盖的市场、拥有的资源、仓储及配送的硬件水平、内部管理及信息化的软件水平、产业链是否完善、医药商业与工业的比例是否协调、与政府的关系等。”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介绍了他对国内药品流通格局的看法。他认为,从目前国内医药流通企业的发展来看,国药由于拥有全国性的医药商业布局,不出意外的话,在今年年底就可以实现销售额破千亿元的目标并脱颖而出。


  由此可见,拥有一张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资源有多重要。自2010年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医药流通行业就拉开了变革大幕。基本药物的集中采购配送,既给流通商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流通商业的规模、资金和网络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基层乡镇卫生院都受到路途远、用量小、配送成本大等限制,规模小的公司难以具备配送资质。“大商业在渠道、物流配送方面的条件,以及资金实力等都具有较强优势,其全国性的分销网络能够支持基层布点。一般的流通企业却很难做到。”鼓励大的医药商业企业在流通领域做大做强也成了政策的主导方向。

 
  2010年,国药集团医药流通配送业务核心平台国药控股实现了除西藏以外全国29个省市的医药分销网络布局,新设新疆、福建、贵州、黑龙江、甘肃、重庆、河北、江西等省级公司,分销网络覆盖全国133个城市,占全国333个地级市以上城市的40%。目前,国药一直忙于将全国性的网络布局继续“下沉”,继续采用“并购+合作”的策略,在地级市布局,建立自己的分销企业,甚至将网络深入到县。

 
  推动大流通商业变革的另一只手是“十二五”医药流通规划。“十二五”规划在明确提升行业集中度的目标的同时,提出完善药品流通网络,鼓励大中型骨干药品流通企业向居民社区和村镇延伸销售与配送网络,实现药品流通对基层的有效覆盖,提高农村和偏远地区药品供应的安全性、便利性。郭凡礼还指出,华润拥有央企背景的优势和上药坐拥上海及华东市场的筹码,注定他们在争夺国内医药流通“第2名”的位置时近似于“贴身肉搏”。

 
  2010年,上药集团商业板块的扩张也明显加速。其在华东、华南地区重组了广州中山医医药、山东商联生化药业、常州亚邦制药和福建省医药,重组对象都是地方排名靠前的商业龙头,巩固了上药在华东地区的领先地位。2010年年末,上药更以近40亿元价格收购了北京三大医药零售商之一的中信医药,强化了华北地区的分销网络,这对上药集团在全国的分销布局极为关键。

 
  近日,上药又牵手中国邮政,图谋基药配送。二者将在建设覆盖全国的基本药物配送网络、特殊药品配送、高值药品直送业务、合作建设现代医药物流设施以及供应链融资的金融服务等5个方面进行全面战略合作。中邮遍布全国的3万多个网点将极大地支持上药打造全国性的新型医药物流配送网络,上药除了将在核心区域自建物流中心外,其余地区将充分发挥中国邮政的作用。志在医药的华润在医药商业方面也纵横捭阖。2010年,华润拿下北京地区最大的医药分销商北药,并谋定以其为平台,接连将山东、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医药商业领先企业纷纷招致麾下,将逐渐补全全国性配送网络,稳居医药流通第一阵营。

 
  尽管刚刚出台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下称《规划纲要》)为医药流通商业带来了更大的蓝海,但要突破目前我国药品流通行业成本高、效率低的发展窘境,还需要一段时间。一边是政府出台《规划纲要》,高呼提高行业集中度,完善药品流通体系;一边是国内大商业早已嗅到政策导向,提前开始进行全国布局,频频圈地。粗放式的产业整合其实蕴含着“消化不良”的历史隐疾,如何在大好机遇前真正肩负起产业转型升级使命,其实是对国药、上药、华润们最大的期待。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