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抗感染药居我国不良反应报告大头 |
![]() |
于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了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获悉,该报告披露,去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达692904份,与2009年相比同比增长8.4%。从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药品类别来看,2009年和2010年两年,我国发生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均为抗感染药物。2009年,化学药品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占总报告数的86.7%,而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则居首位,达到化学药品的55.2%;从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统计数据上看,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的大头,仍主要集中在抗感染药。
此外,据2010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显示,化学药的报告数占总报告的86.2%,而化学药中最常见的是抗感染药,虽然报告数量同比降低了1.6%,但仍居首位,占化学药的53.6%。化学药报告数量排名前20位的品种中,抗感染药有15个品种,前3位分别是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抗感染药物安全性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专家们就报告中所揭示的深层问题进行了剖析。
另外,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汝龙教授指出,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居高不下的原因很多,其中抗感染药物应用广泛且使用数量大是主要原因。
首先是应用于临床的抗感染药物种类繁多。王汝龙介绍说,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常用的抗感染药物有200余种,10余个类别。在所有临床应用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为35%?50%;单一药物使用量前10位中,抗感染药物至少占5个以上。如此巨大的使用基数,是造成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抗感染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过高。他还指出,在我国,68.9%的住院患者使用抗感染药物;37%的患者联合使用多种抗感染药物;平均100名患者1天消耗80.1人份的抗感染药物,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全球平均值的2倍多。如此高频率高强度应用抗感染药物,也是造成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 相关报道
-
- PNAS:每晚只睡4小时却精力充沛,新研究又发现了一个“高效睡眠”的秘密! (2025-05-10)
- Immunity:哈工大黄志伟团队揭示γδ T细胞感知磷酸抗原激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2025-05-09)
- "愈见幸运孚"伤口周 :孚诺医药以科普领航,推动伤口护理科学化 (2025-05-09)
- 《细胞》子刊:1/3中国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困扰!首医/疾控团队分析我国近30年神经系统疾病负担,老龄化是主动驱动因素 (2025-05-09)
- 合谋抬价发“国难财”,药企被重罚3.26亿元 (2025-05-09)
- Cancer Res:年龄相关的生物学改变或会促进机体肿瘤扩散 (2025-05-09)
- 新疆兵团“医保钱包”上线 完成跨省共济 (2025-05-09)
- 抗衰老公司NewLimit获1.3亿美元融资,硅谷亿万富翁创立,通过表观遗传重编程延长人类健康寿命 (2025-05-09)
- 收到深圳海关缉私局通知,阿斯利康案尘埃落定? (2025-05-09)
- Sci Rep Gut Microbe:揭示肠道微生物与大脑健康的神秘联系,科学家一探“益生菌鸡尾酒”疗法的奥秘 (2025-05-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