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我国成东盟国家进口医药的“行业老大”

我国成东盟国家进口医药的“行业老大”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1年以来,98%的医药关税降为零,触发我国出口东盟医保商品增速惊人。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医保商会)统计数据显示,自2010年1月1日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实施后,全年我国对东盟医保商品出口共计268万吨,出口金额达35.8亿美元。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国际经贸环境中,坚持奉行破除贸易壁垒的东盟市场却意外地逆势成长,自成一股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医保商会西药部郭晓丹向采访人员指出“东盟各国目前均在加大医疗卫生领域的投资,药品支出日益增加,东盟前六大医药市场规模约130亿美元,且正以年均10%以上的增幅快速成长。”,受人口不断增长、政治经济提升较快、传统生活方式变更和医疗意识日渐增强等因素拉动,东盟医药市场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其对于医药产品的进口需求亦在不断放大。


  此外,郭晓丹介绍,“随着东盟医药市场规模日益增大,东盟业已成为我国医保商品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中国是印尼、越南、菲律宾等东盟国家最大的医药进口国,从2002?2011年10年间,我国与东盟之间的医药贸易增长以近40%的幅度攀升,呈现总额稳步增长、价格持续走高、总量保持增长、市场相对集中的良好态势。


  从出口产品结构上看,我国对东盟出口以原料药为主,谷氨酸、柠檬酸、维生素类、扑热息痛和抗生素类为出口主要品种;同时,我国西药制剂产品对东盟出口增长亦较快,品种主要为其他已配定剂量药品、激素类产品、维生素类产品、青蒿素、青霉素和头孢类药品;中药类商品出口东盟较少,且以提取物和中药材及饮片为主。而医疗器械商品出口东盟主要为止血塞卫生用品、注射器、导管等一次性耗材,纱布、绷带等医用辅料和按摩器具、助听器等低端医疗设备。


  目前,东盟国家中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对中药产品的准入管理仍较为严格,使我国中药产品出口到上述国家必须通过严格的检验标准,以及临床和非临床的药物试验,大大增加了我国医药外贸企业的成本。然而,值得欣慰的是,目前,由于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对我国99%的医疗器械商品实施零税率,却给我国医疗器械出口贸易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而排除上述两类产品“冰火两重天”的待遇,我国西药类产品在东盟出口市场仍占据较高的市场集中度,约为61.4%。从2010年海关统计数据看,西药类产品仍牢牢把控我国对东盟出口医保商品的第一位,占58.54%,出口总额为20.94亿美元。


  东盟医药市场90%的原料药依赖进口,对质优价廉仿制药的需求亦在不断增加,而自中国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后,其对于“中国制造”的依存度较高。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我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将从此前的9.8%降至0.1%,而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对我国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到0.6%。受益于自贸区的建成以及由之带来的关税降低,我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快速增长,其中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近年来增长显著。


  郭晓丹介绍“泰国作为东盟最大的医药市场,人均药品支出约为55美元,该国也是对我国西药类产品进口增幅最快的东盟国家。”泰国于2001年开始实施医疗保险计划,从2010年开始,泰国对6岁以下儿童实施免费医疗,儿童就医数量由此大量增加,从而引发医药需求大增。


  除此之外,印度尼西亚作为东盟第二大医药市场,是目前进口我国西药类产品最多的东盟国家。郭晓丹介绍,印尼市场所需的1300多种原料药,有90%依赖进口,主要进口国为中国和印度。同时,印尼人均药品支出约为12.5美元,以仿制药和OTC药品为主。由于印尼市场上专利药较少,而仿制药所占份额仍在不断扩大,占其药品市场总量的70%?80%。为了鼓励使用仿制药,印尼政府为本土生产商提供补贴,鼓励生产基本药物所需的原料药进口,这对“中国制造”在印尼市场持续保持较高市场集中度无疑是一个利好信号。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