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香港猩红热大肆猖獗 防控要点要牢记

香港猩红热大肆猖獗 防控要点要牢记

  猩红热(Scarlet Fever)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香港猩红热为何变猖獗?据香港传媒报道,香港猩红热疫情严峻,6月22日新增28宗猩红热感染个案,目前,累计发病人数将突破500例,患病人数不到半年几乎是前三年发病的总和,更出现两例死亡个案。专家分析,细菌基因重组后,人类现时的免疫系统难以辨别及控制新病菌,导致病菌可大量繁殖入血,造成败血性猩红热,致死亡率上升。

   
  猩红热防控要点


  专家表示,虽然猩红热目前暂无疫苗预防,但青霉素等药物在治疗中极其有效,市民毋须过虑。专家表示,猩红热有较强的传染性,儿童得了猩红热一定要在家或住院隔离,隔离的时间一般为7天,以免造成疾病的传播。家长一定要注意避免让儿童接触患有猩红热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所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患儿痊愈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肥皂水或来苏水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晒l小时至2小时。

 
  猩红热为什么变得猖獗?

  
  基因变异。研究证实,猩红热发生了变种,原属于M12型甲型链球菌,基因发生了变异,更增强了感染力和杀伤力。变种病菌黏附、入侵呼吸系统的能力大增;两例死亡病例都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血液化验样本含格兰氏阳性细菌,表明有败血症。

  
  抗药增强,敏感药失效。原来猩红热链球菌对红霉素十分敏感,变异后产生了抗红霉素的能力,红霉素治疗失效。

  
  水痘开路 乘机入侵。新近猩红热死亡儿童出现水痘和猩红热双重感染,水痘疱疹破溃,无疑增加了猩红热入侵的渠道。

  
  错误依赖麻疹疫苗。目前还没有猩红热疫苗,可不少家长错把猩红热当成麻疹,以为麻疹疫苗可防猩红热。这是误解。麻疹是病毒,猩红热是细菌,两种不同的病原体哪里会有通用疫苗?千万不要以为打了麻疹疫苗,就可防猩红热了。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