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2015版药典增量 中药通用标准或为重点

2015版药典增量 中药通用标准或为重点

  “2015版药典将系统解决中药系列品种多标准并列问题。”周福成告诉采访人员,2015版中药标准将着力合并同类项,研究建立系列品种的通用标准,尽可能统一鉴别、标题、含量测定等方法和指标,从根本上解决和改变同品种多个标准并存、不统一和过多过滥的问题,维护系列同品种药品的质量和疗效均衡。


  据悉,该药典标准还将与所有同品种、同类型上市药品作同步研究和比对,就高不就低,择优录用。同时,还将建立健全药品标准进出药典的遴选制度,规范药品标准审议程序与要求。据业内人士分析,系列品牌通用标准的建立,尤其是“就高不就低”的要求,将提高部分药品的进入门槛,强化主流企业的优势地位。因此,企业参与药典标准研究的积极性会有所提升。

   
  事实上,2015版药典的主要任务之一,正是引导和培养企业积极参与国家药品标准及药典科研课题的积极性。周福成透露,未来将改革标准研究课题立项和操作机制,不再事先指定品种起草与复核单位,坚持有若干个优势单位强强联手,组合成综合课题组,并将按中医药“君臣佐使”的理论,优先解决君臣药的有效控制问题,体现公平、公正,保障药品的质量与疗效。

   
  与2010版药典一脉相承,2015版药典将继续强化质量控制的专属性。针对药味成分复杂、标准物质难求、指标成分缺乏专属性的品种,将建立专属性强、多成分同时控制的质量指标,建立完善有效活性成分测定,努力推进多成分同步定量的一测多评技术、特征图谱或指纹图谱检测技术,探索并推行以中药标准对照提取物为对照的质量评价体系,形成中药质量标准控制和提高模式,并被国际普遍认可。

   
  在中药材方面,中国药典2015版将遵循中医临床用药经验,传承和提高相结合,对性状、成分差别较大,或中医临床使用不同的多来源中药材继续进行深入研究,按一药一名一标准的原则,科学、客观地逐步解决中药材长期存在的同品名来源问题。

   
  对于存在明显的产地依存性和对生长年限要求严格的中药材,则要在标准项目中增加产地和采收年限的相关规定,并加强野生与栽培品的质量标准比较研究和质控方法,从源头上确保中药质量。同时,建立中药质量标准系统工程,同一品种或同一类成分在不同的类别或剂型中采用统一规范的检测方法,以保证同系列品种质量控制、检测方法、指标与限度的相对一致性。研究完善中药标准物质的替代方法,建立中药材饮片供鉴别和含量测定用的对照提取物。

  
  “我们将积极开展药典增补本编制工作。争取每年出一版,5年新增品种约800个,将5年一版的科研任务分解到每年完成,全面覆盖临床常用的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及民族药。”周福成透露,2015版药典中中药品种收载将全面覆盖临床常用品牌,并将坚持发展绿色中药,建立绿色标准,推进中药材栽培(培植),保护野生药材资源。

   
  “对濒危和国际性保护资源品种,药典2015版将明确标明规范的警示语。”周福成介绍,该版药典中中成药的收载品种将能覆盖临床各科,满足临床需要,并能体现中医药特色和现代中药产业的现状,以及使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可控、剂型与规格合理、应用广泛的品牌。


  同时,随着民族药标准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将增收有代表性的民族药标准进药典。同样,对于商品匮乏、资源枯竭及有违伦理的中药材不再收入药典。2015版中国药典将进一步规范化修订药材的拉丁名,力求与国际表述一致。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