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制剂灵活性大于原料药 成药企焦点 |
![]() |
中国医药公司十年前一窝蜂建原料药基地,如今一窝蜂建制剂出口基地。昨日,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下称“浙江医药”)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方案,拟募资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对下属全资子公司浙江昌海生物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并实施“生命营养品、特色原料药及制剂出口基地建设项目”。
此次建设的制剂出口项目包括年产能达42.75亿粒的口服制剂及年产能300万瓶的冻干粉针剂与口服溶液等。“项目建设预计在两年半后完工,这些新药部分已经得到了批文,”浙江医药董秘喻祝军告诉采访人员,“制剂产品基本都是做出口,但也不排除内销。”
事实上,在未来一两年间,包括浙江海正药业、华海药业、海翔药业等原料药医药企业的出口制剂产能也将快速膨胀。到2012年底,海正药业在杭州富阳基地约80亿粒的固体片剂及其他注射剂产能将释放;而华海药业在浙江临海的100亿粒片剂的生产线目前已完成了一期33亿粒的建设。在今年的原料药会上,海翔药业相关人士亦表示将就培南类等产品建设制剂出口基地。
由于药物的活性成分来自原料药,一些口服制剂只要掌握了配方,技术门槛并不高,同时制剂生产线的灵活性也大于原料药生产,这意味着出现热门品种“扎堆”并不存在技术困难。
“目前中国有24家企业的制剂得到了欧盟或美国药监局的认证,但真正实现的制剂出口数量非常有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综合部部长许铭称。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制剂出口总额仅15亿美元,而且相当一部分来自跨国药企在中国的分公司,如出口排名第一的是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出口额为7432万美元。
目前,中国在国际上的品牌知名度非常低。如国内最早尝试制剂出口的华海药业,尽管在美国拥有销售子公司,但其产品仍多为外企代工为主。中国的出口产品往往是单品种,自己做销售的成本太高。中国医药化工研究中心一位负责人认为,目前中国制剂出口到发达国家在渠道上非常欠缺。
台州医药企业一位人士称,由于受到当地医药企业企业环保政策与产品利润率降低的双重挤压,在未来的一两年当地多家企业还会上马多项制剂出口项目,在热门品种如抗生素类等方面的竞争还会加剧。

- 相关报道
-
- 长征机器人手术中心5000例里程碑活动圆满落幕 (2025-08-10)
- 太极阴阳:北京大学王凯团队血管类器官研究登上Cell Stem Cell封面 (2025-08-10)
- Nature:癌症疗法新突破!NSD2抑制剂有望为肺癌和胰腺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2025-08-09)
- 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国家实验室发表最新Cell论文 (2025-08-09)
-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大×湖北大学合作发表最新Cancer Cell论文 (2025-08-09)
- 科普医保卡提取代办中介24小时办理渠道推荐三个 (2025-08-09)
- 护肝片哪个品牌最好最安全?国产口碑护肝片推荐,十大护肝片排行第一名实力不容小觑 (2025-08-09)
- 碧迪医疗首台本土化生产流式细胞仪BD FACSLyric生产下线 (2025-08-08)
- Nature:揭示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的串扰维持机体大脑内稳态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8-08)
- 国度药监局对于养心定悸胶囊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8-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