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基药零差率若现“体内窟窿体外补”谁买单

基药零差率若现“体内窟窿体外补”谁买单

  在各地基本药物零差率还在艰难推进之时,浙江省此次大范围地推动包括非基药在内的零差率试点,引起业界的强烈关注。在担忧政府补偿不能真正到位的同时,大家担心出现“体内窟窿体外补”的结果,最终仍然由上游企业买单。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取消在浙江省沿用了5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破除以药养医机制。”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杨敬表示。根据要求,试点县级公立医院所有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全部按实际进价实行零差率销售。同时,29个试点县(市、区)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县域总控药品目录”,严格使用县域总控药品,全部药品实行按实际进价零差率销售,并严格控制药品金额在业务总收入中的占比在45%以下。此外,各试点县还将确定基本药物(包括省增补药品)、医保甲类药物以及自费药品的使用金额比例,严格控制药品金额在业务总收入中的比重。

   
  对于大家普遍关心的补偿问题,浙江相关人士表示,“将探索建立新型公立医院卫生经济运行新机制,通过‘一减一调一补’,即减少药品费用,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适当增加财政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投入,促使县级公立医院强化公益性。”

   
  对于具体补偿部分,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魏跃华表示:“各试点县(市、区)将加大财政投入,加大财政对县级公立医院基础设施、设备等的投入,尽量降低医疗服务提价幅度,省财政将对欠发达地区试点县加大支持力度,确保改革顺利进行。”据悉,根据安排,各试点县将于近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今年底前报浙江省有关部门后实施。2012年底,浙江省政府将总结试点情况,并加以推广。

   
  尽管浙江省一直强调“只有零差价才是真正的改革。只有彻底取消药品差价,同时省政府实施降低药品招标采购价格、配套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标准等一系列相关措施,才能切实减轻医保支付和患者的负担”,但外界对这种美好期待显然不抱有太多信心。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在浙江基层调研时发现,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来说,面临的首要困难是按照零差价销售基本药物后,药品收益会急剧下降,由此造成的巨大经费缺口财政无力足额补偿,亦缺乏其他可行的补偿来源,基层医疗机构运营面临很大困难,“通过增加财政补贴和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的方式补偿这一缺口根本行不通。”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