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廉价药消失 百姓还能否用上“实惠药”

廉价药消失 百姓还能否用上“实惠药”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必用关键药“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缺货、全国多地心脏手术受到影响引起广泛关注。


  尽管有关药企在相关部门协调下答应正常生产,但这次风波引发的社会心理冲击并未平息,与此相关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2009年的新医改方案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图通过统一招标、统一配送等系列举措解决药价虚高问题,保证老百姓有药可用、用得起药。基本药物制度推行以来,在给百姓带来实惠的同时,一个新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一些有效价廉的常用药悄然消失,同样功效的“新药”却不断出现、身价倍增,让百姓既不满,也无奈。

   
  导致这种现象频频出现,有药企间恶性竞争的因素,更有基本药物制度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基本药物供货过程中,一些药企采用低价策略中标后,发现利润空间有限甚至赔钱就不愿生产。曾有人核算,板蓝根颗粒的原辅料成本为每包3.7元,而某品牌的板蓝根颗粒中标价仅为1.4元。

   
  为提高利润,部分药企和药商将基本药物改头换面,通过改剂型、换包装、调规格等手段,让限价药转换身份高价重回市场。如市面上的罗红霉素就有40多个名字,头孢三嗪有30来个,抗菌药氧氟沙星更达50多个。

   
  由此看来,纳入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如果简单限价,往往使之“中标即死”;而只有在限价之外,辅之以配套措施,才能让百姓吃上价廉管用的“实惠药”。

   
  具体地说,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科学估算药物成本、利润空间,合理确定基本药物招标价格,根据市场变化让基本药物招标价适当“动”起来,完善基本药物“退出机制”,对中标后无货供应的企业,也要加大处罚力度。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