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新农合“联手”商业险催热基层医药市场

新农合“联手”商业险催热基层医药市场

  政策利好与其所带来的市场前景之间并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因为农村购买力较低,对药品价格十分敏感,且药品销售网点分散、战线长、成本高。2月27日,卫生部一记重拳催热了本不平静的基层医药市场。“2012年新农合筹资水平将提高到300元左右,并将在部分地区探索新农合基金,作为大病的补充医疗保险。同时,扩大试点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经办服务,探索利用新农合基金购买商业保险,推动形成多重补充医疗保险机制。”这是卫生部农村卫生司司长杨青在当天卫生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作出的最新表态。

   
  据悉,目前内蒙古赤峰已从新农合人均筹资240元中提取10元,用于购买大额医疗补助保险,西藏等地已在试点。“尽管只有10元,但按2011年全国新农合人数8.32亿人推算,一旦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仅此项就新增医疗支付近500亿元。”有专家推算,若新增支付能力过半用于药品消费,加上个人缴费增加等因素,基层市场的扩容将非常可观。

   
  据了解,今年国家将把新农合政策范围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75%左右,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8倍,且不低于6万元,力争使相关病种新农合实际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2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到2015年,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疗保险研究中心副主任熊光练教授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商业健康险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补充地位,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这意味着商业保险的高端定位要坚持。”熊光练说,商业险有自身特点,又要依附基本医疗保险,解决它们不能解决的问题。

   
  不过,参与新农合补充医疗保险对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和网点扩张提出了新要求。采访人员了解到,人保财险在西藏的推广过程中,由于下设网点不能覆盖当地绝大多数农牧民,部分承保工作只能依靠当地医管办和乡镇卫生所来完成,风险把控能力弱。对此,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资深业务主管杨振婷向采访人员坦言,过去医保的覆盖范围和报销额度均十分有限,商业保险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在此过程中,政府像东家,而保险公司似掌柜,很多保险公司均有意探索办理新农合补充医疗保险,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采访中,采访人员了解到,由于筹资额的快速提升及农村市场的广阔,众多制药企业已经嗅到了商机。李时珍医药集团东南事业部市场总监杨明江告诉采访人员:“这意味着部分压抑的药品需求将逐渐释放。更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当前新农合无法跨省报销的难题,卫生部目前正在努力建设新农合的信息化系统国家级平台,一旦方案成熟并实施,将可实现跨省报销;同时,卫生部称,未来90%的新农合基金将流向县级医院,这对企业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而这样的市场扩容正在各地发酵。广东省规定,新农合统筹区域内政策范围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70%以上,住院费用个人支付比例控制在50%以下,个人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15万元。从2012年1月开始,内蒙古赤峰市参合农民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至20万元,对新农合住院补偿达到6万元以上的费用,由商业保险机构按80%的报销比例进行报销,年度支付总额为14万元,住院补偿未达到6万元、但住院总费用已经超出6万元的个人自付费用,由商业保险机构按照50%的比例进行报销,年最高赔付6万元等等,新农合给人们带来无穷遐想。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