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以药养医”机制带来的种种弊端

“以药养医”机制带来的种种弊端

  医疗改革是关系到老百姓的大事,既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也是人大代表们关注的核心。在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北京代表团全团审议中,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友谊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王天佑分析了目前我国“以药养医”机制带来的种种弊端,建议全国调整医疗卫生劳务价格水平,并建立专职管理机构监管公立医院的资金投入和日常运转,彻底破除“以医补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破除以药养医的机制。王天佑在审议报告时,首先详尽地阐述了“以药养医”机制的由来,和它的种种弊端。

  
  王天佑认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近三年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显著的改善了看病贵和看病难的局面,近年来开始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改进入了深水区。王天佑举了一组数据,2011年全国的门诊量是22.6亿人次,公立医院是20.5亿人次,占90.7%;住院人数为1.724亿人,公立医院治愈后出院的9679万人,占整个出院人数的91.6%,承担了90%以上的医疗救助。

   
  王天佑表示:“从数据上不难看出,公立医院主要任务是为人民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政府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破除‘以药养医’的不良机制,是公立医院改革、医疗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他建议说,破除‘以药养医’应调整医疗卫生劳务价格水平,理顺价格机制,体现医务劳动价值,并且在医院人事分配方面进行改革。

   
  “参照国资委的职能,医疗系统可以成立个‘医资委’。”王天佑提出自己的改革设想,建议成立举办公立医院的专门机构,负责对各级公立医院的医疗资源、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并综合评估,并且对运转的预算进行核算,确立每年投入这个医院的资金数额。王天佑同时介绍,北京市已经在卫生局下面成立了医管局,对22家大医院进行统一管理,这一做法可以得到推广,成立相应机构来指导全国公立医院的管理和运行。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