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药品标准重点 生物制品或达到国际标准

药品标准重点 生物制品或达到国际标准

  全面提高药品标准以基本药物为重点,大型药企有望受益:规划中提出5年内全部化学药品、生物制品标准达到或接近国际标准,优先提高基本药物及高风险药物的质量标准,中药、民族药的质量标准与炮制过程将加以进一步规范,对于不能达到标准的药品,一律不得生产、销售和使用。5年内计划完成6500个药品标准提高工作,其中化学药2500个、中成药2800个、生物制品200个、中药材350个、中药饮片650个。


  规划的落实有望大幅提高行业集中度,资质差、生产水平低、生产技术落后的企业将面临淘汰或重组,为药品招标的质量关建立了公平、统一的标尺,资源将向具有实力的制药企业集中,这些企业有望在这样的规则中成为赢家。建议关注双鹤药业、马应龙、天士力、云南白药、广州药业等。


  以质量关管理常用仿制药,招标价有望与药品质量认证挂钩:规划中特别指出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施行前批准生产的仿制药中,国家基本药物和临床常用药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分期分批与被仿制药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和医疗器械还不相同,其中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临床常用的仿制药在2015年前完成,未通过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不予再注册,注销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另一方面,对已达到国际水平的仿制药,在药品定价、招标采购、医保报销等方面给予支持。我们认为国内仿制药企业将面临较大规模的结构调整,资质优良的仿制药企业凭借与国际接轨的产品质量,有望在招标价格战中获得优势,其产品集中度有望得到大幅提高。建议关注翰宇药业、恒瑞医药、人福药业。


  强调药品生产过程监管,强化新版GMP认证意义:规划提出在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化管理,着重规范了研发与生产,通过鼓励创新和推动新版GMP认证促进制药企业不断发展,卫生部数据显示截止到11年12月我国仅有154家(占比约3%)制药企业通过新版GMP认证,通过强调药品全程化管理,新版GMP的地位将进一步加强,对于生产环境、生产装备的要求从药品质量层面进行了强化,利好制药装备行业。建议关注新华医疗、东富龙。


  药品标准全程化管理配合医疗制度改革,流通配送企业或收益:规划在药品全程化管理中提出完善药品经营许可制度、药品流通系统,发展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完善农村基本药物配送网络。规划在广度及深度上对医药流通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基层基本药物配送保障方面,大型配送企业具有更强的盈利能力,利好质企业快速发展。


  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严守质量关,有望成为药品招标、医药分家等医疗改革举措的守门人:规划通过提高国内药品标准、药品全程化管理、药品监察等举措,以药品质量认证、新版GMP认证为落脚点,一方面推动药品安全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成为药品招标的抓手、医药分家的基础,通过药品质量关、药师队伍建设为医疗改革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预计随着药品质量认证的开展,规划将对医药行业发挥深刻的影响。


  制定医疗器械标准,提升行业竞争力:规划提出实施国家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计划,优先提高医疗器械基础通用标准,提高高风险产品及市场使用量大产品的标准。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中高风险产品主要包括人工器官(人工耳蜗、人工皮肤、人工心脏瓣膜等)、支架产品(血管支架、胆道支架等)、医疗仪器(呼吸机、血透机等)等73个小类,均为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的种类,医疗器械标准的提升,有利于国内大型医疗器械企业发展,促进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有效的集中资源,从而推动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发展,建议关注乐普医疗、微创医疗、鱼跃医疗、海南海药等。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