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抗肿瘤药物刚性需求不敌价格下降

抗肿瘤药物刚性需求不敌价格下降

  抗肿瘤药物具有大空间、高增长的市场特点。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2010年,抗肿瘤药物及免疫调节药物占我国药物市场份额近18%,市场规模达到501.5亿元人民币,每年保持23.83%的增速。2012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800亿美元,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每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2%-15%,远高于全球药品销售3%-6%的增速。


  然而,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难以化解国内抗肿瘤药企所面临的成长烦恼。药品降价是其面临的首要压力。国家发改委要求10月8日起实行的调价方案中,部分国产单独定价和统一定价的抗肿瘤药品遭遇大幅降价。抗肿瘤药企龙头恒瑞医药(600276)旗下六种药品的价格遭遇大幅下调,其中,100mg注射用奥沙利铂冻干粉针降价幅度达到39%,0.5ml:20mg规格的多西他赛注射液降价幅度达27%.


  内外资药品的市场份额分割失衡则更值得重视。数据显示,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集中度并不高,2010年期间,国内市场排名前十位的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占据42.45%的市场份额,但其中罗氏公司、赛诺菲。安万特、阿斯利康、辉瑞、赛生、诺华等六家跨国药企占据的市场份额高达27.66%,且罗氏公司多年位于中国抗肿瘤药品市场首位。


  而抗肿瘤药物降价的真正影响有望在2013年全面显现。业内人士预计,相关药品最高零售限价的下调或带动各省招标价格走低,药品流通环节的整顿也将使传统的药品营销模式承受压力,虽然抗肿瘤药物市场刚性需求较大,但无法对冲价格下降带来的增长压制。药品品种单一、且药价降幅较大的企业,业绩增长将受冲击。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