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芳登上人民日报网络逆袭与否 |
![]() |
昨日,人民日报再接再厉,又在《“回应”:互动中筑牢信任的基石》一文中使用了“元芳,你怎么看”的网络热词。这一网络用语的出现是否意味着网络的全面逆袭呢?
也正是认识到网络的巨大力量,于是,我们有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与网友的在线交流,有了一万多个政务微博的诞生,更有了一次次的网络征求意见,网络反腐倡廉,网络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通过网络,政府机构政务公开、官员财产公开也屡屡有破冰之举,更有望成星火燎原之势。
正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如何让人民日报发出正面的声音,为公众接受且津津乐道,学用网络、贴进生活、走进群众当成必然。一个“元芳,你怎么看”,拉近的是党报和群众的距离,更形成一种网络的良性互动。在这种互动的交流中,正面的观点通过风趣恢谐的语言深入人心,在深以为然中,更为这种平等的对话喝彩。
不同于以往,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今天的回应面临着信息爆炸的挑战。当“我说你听”变成“双向互动”,“一个声音喊到底”已经不再可能;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吞吞吐吐的“挤牙膏”回应方式已经跟不上形势。正因如此,从非典疫情到汶川地震,“及时公开透明”成为最优选项,“快报事实、慎报原因”成为发布原则,在社会关注的聚光灯和放大镜下,网络时代的回应方式不断进步革新。
回应才有互动,互动才有互信。如今,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认识到,群众诉求就是执政力量,舆论质疑也是宝贵资源。学会在舆论监督下工作,善于对社会的关切负责,以公开透明化解疑虑,以闻过则喜树立公信,以维护群众利益赢得民心,这既是现代行政的必然要求、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有力展现。
网络用语元芳登上人民日报其实并不能看成是网络对于传统媒体的逆袭,相反应该看成是传统媒体在寻求于民众的互动,实现信息更有效的传播。

- 相关报道
-
- 立秋节气如何养生?三个换季常见谣言勿轻信 (2025-08-07)
- 干吃蒙脱石散险窒息?专家详解安全用药与腹泻防治要点 (2025-08-05)
- 广东基孔肯雅热新增报告病例数呈现下降趋势 (2025-08-04)
- 中医专家:夏季养生要围绕“养心”和“养脾胃”展开 (2025-07-25)
- 高温“苦夏”,医学专家“支招”养生要点 (2025-07-24)
- 家长注意!孩子睡觉盖太多,居然会影响身高 (2025-07-22)
- 专家紧急提醒!小心呼吸道合胞病毒盯上婴幼儿 (2025-07-17)
- 哪些疾病适合在夏天进行调理和治疗?专家详解 (2025-07-16)
- 抱冬瓜、喝凉茶……三伏天防暑降温 这些养生误区要避免 (2025-07-15)
- 多地持续“桑拿天” 这份防中暑秘籍请收好 (2025-07-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