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肿瘤的有效疗法报告 |
![]() |
每3000个新生儿童就有1个受累,1型神经纤维瘤病是有单基因突变所引起的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根据儿童肿瘤基金会(Children"s Tumor Foundation)统计,加上一种少见的相关类型NF2,神经纤维瘤这一遗传性疾病的发病高于囊性纤维化、杜氏肌营养不良和亨廷顿氏舞蹈病的总和。
来自印第安那大学医学院的临床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类常发现于儿童,从前无法医治并潜在威胁生命的肿瘤的第一种有效治疗。他们的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杂志上。
研究人员称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髓样白血病的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商品名为格列卫Gleevec)可缓解丛状神经纤维瘤(plexiform neurofibromas)的病情。丛状神经纤维瘤是一种由NF1基因突变所引起的肿瘤,又称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
论文的第一作者、儿科学副教授Kent Robertson 博士说:“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型研究,其结果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考虑到对于这一极其令人虚弱的疾病患者少有治疗选择。我们认为这些研究结果为针对甲磺酸伊马替尼和其他在实验室测试中显示前景的类似化合物开展更大规模的实验提供了理由。”
突变导致了从轻微到严重各种各样的症状。此瘤多见于面部、颈后、上睑等处,肿瘤可沿神经及其分支向各方面发展,累及范围广,并可沿脊神经进入脊髓。如儿童肿瘤在皮下则沿神经干可以摸到大小不等的肿块。有些患者由于神经被压迫,可有疼痛或感觉异常。
在新研究中,23名患者接受了至少为期6个月的药物治疗,6名患者的一个或多个丛状神经纤维瘤体积减小,30%的患者症状得到改善。
主要研究人员、儿科学系主任及教授D. Wade Clapp博士指出即便是相对较小程度地减小肿瘤体积可可以显著患者的症状,例如改善呼吸,恢复膀胱控制。
在早前的实验室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发现Gleevec靶向慢性髓样白血病的细胞信号机制在NF1肿瘤形成中也起重要作用后,证实了Gleevec对组织培养物和NF1肿瘤小鼠模型有效。这一研究结果报道在2008年的《细胞》(Cell)杂志上,研究小组还报告在一个同情用药协定中(compassionate use protocol),他们治疗了一名患有致命性肿瘤的3岁女孩,儿童肿瘤压迫了她的气道。在治疗的三个月内肿瘤缩小了一半。

- 相关报道
-
- 国家疾控局:“五一”假期前后全国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可控 (2025-04-23)
- 谷雨节气将至 专家支招科学养生与疾病预防 (2025-04-21)
- 高尿酸痛风会引发肾病 应严格尿酸管理 (2025-04-21)
-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脑中的橡皮擦”? (2025-04-07)
- 专家呼吁:多方聚力共促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 (2025-04-01)
- 春季如何预防疾病?江西组织专家专业解答 (2025-03-21)
- 体重管理年来了!“小胖墩”如何“减负”? (2025-03-20)
- 出现这些症状需特别注意 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2025-03-14)
-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2025-03-05)
- 世界肥胖日: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 (2025-03-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