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加强疫苗接种 从源头上消灭乙肝

加强疫苗接种 从源头上消灭乙肝

  我国是个“乙肝大国”,有关专家表示,要控制乙肝传播,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需要将我国乙肝防治战线前移;而接种乙肝疫苗,以从源头上消除和控制乙肝无疑是最重要的预防工作。

  我国乙肝流行的形势可以说是非常严峻。我国拥有数量巨大的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据统计,我国乙肝患病人数是世界上最多的。尽管这些年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做了大量工作,患病人数有所下降,但是数字仍然非常惊人。据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秘书长杨希忠介绍,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仍有9300万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介绍,根据一些点状调查的结果估计,全球所有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中,有超过1/3的在我国,慢性乙肝也是如此。尽管这只是一个估计的数字,没有准确的统计结果,但也足以说明我国面临严峻的乙肝发病形势。据他介绍,2008年,我国发病人数前10位的传染病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乙肝,第一次超过肺结核。因此,乙肝绝对是我国的第一大病。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叶雷博士,曾承担美国CDC与我国CDC的相关项目,对于乙肝方面的问题有很深的见解。据他介绍,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银行曾在我国做了一个研究性的项目,选取10个大的省市进行了仔细的卫生经济调查,把所有可以分类的疾病,如心脏病、不同的癌症、传染病、艾滋病、结核等分类出来后计算每个病种平均每个病人遭受的经济损失。结果发现,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病种第一位是肝癌,第四位是慢性乙肝。这两个病都直接跟乙肝有关。我国现在肝癌患者占世界一半左右,是一个肝癌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患肝癌的机会和不是乙肝携带者患肝癌的机会相差千倍。如果乙肝的问题得到解决,我们就可以在未来把95%的肝癌消灭掉。除了肝癌以外,慢性乙肝另外一个严重后果是造成肝脏功能慢慢丧失,最常见的就是肝硬化。慢性乙肝造成的肝硬化跟肝癌估算的死亡人数每年是50万人。

  严峻的乙肝流行形势对我们国家和人们的生活影响非常大。有关专家估计,我国每年用于乙肝防治方面的支出有近万亿元。乙肝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

  乙肝预防接种,新生儿是重点

  我国为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在预防乙肝传播方面,我们已经走在国际前列。据一直致力于乙肝防治的择善基金会李旺盛总裁介绍,令人鼓舞的一个发展趋势是,我国在乙肝的预防和控制方面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在10%以上,现在已经降到7%左右,5岁以下下降到1%,从而减少了几千万名患者。这是很不得了的成就。他认为,这一成绩的取得除了加强宣传乙肝防治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乙肝疫苗接种措施的有力实施。

  疫苗是我们预防任何病毒性疾病的最有效预防手段。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全世界根除天花,就是人类通过疫苗战胜病毒的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成就。原来乙肝发病率比较高的地区,从疫苗上市之后,在采取孕妇筛查、婴儿接种、高危人群接种、青少年接种等种种措施之后感染的人数越来越少。据梁晓峰介绍,我国1~4岁和5~14岁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率达89%和50%,及时接种率为73%和35%。根据目前的结果和1992年的调查结果,儿童感染乙肝的人数大约减少了将近8000万人,儿童乙肝病毒携带者减少了1900万人。他说,乙肝传播的途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垂直传播,即母婴传播,另一类是水平传播,如性接触等。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乙肝母婴传播的几率平均为40%~50%,估计人群中至少有4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母婴传播过来的。垂直传播主要是在围产期传播,还有一部分是产前或者宫内传染。他说,由于感染的时间不同,成为慢性携带者的危险性也不同:出生就感染的人大概有90%的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肝炎,而成人感染乙肝只有10%会发展为慢性肝炎。因此,我们要强调对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要求,首先要保证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要给所有新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日本乙肝感染率之所以不高,就是因为有能力进行孕妇筛查,对乙肝病毒检测阳性的母亲进行乙肝疫苗注射。

  中国工程院庄辉院士说,新生儿第一针乙肝疫苗接种非常重要,接种越早越好。目前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第一针的接种率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在家里出生的新生儿;还要提高三针全部接种率;要对孕妇进行筛查,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不单单要打疫苗,还要注射免疫球蛋白;要提高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新生儿乙肝疫苗第一针接种率和全面接种率。

  梁晓峰也提到,虽然我国不同出生年份整体接种率的水平非常高,基本接种率都在95%以上,但不同地方的医院,首针接种率是不一样的,县、乡医院都在80%以上,而在家里出生的不到40%。因此如何让在家里出生的儿童第一针及时接种是目前工作的重点。新生儿接种以后1~4岁人群只有0.77%的乙肝病毒携带率,而如果没有接种,这个数字则是5%以上。从5~14岁的人群中也能看出这种趋势,如果没有接种的感染率很高。目前,有些地方接种率不太高,特别是首针及时接种率,在西藏、贵州、云南、新疆、青海、广西等地不高,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域的很多孕妇都在家里分娩。他说,这也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应扩大疫苗接种范围

  专家指出,接种乙肝疫苗是防止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发生的最好途径,现在所有癌症里面唯一可以通过免疫方式预防的、最有效的就是乙肝。据了解,我国从1992年开始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但费用由个人负担;2002年开始将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目前,全国0~4岁的儿童基本都能够全免费接种乙肝疫苗;2005年开始,不仅疫苗免费,对有些边远地区还给乡村医生补助一定的接种费,这对提高乙肝疫苗的接种率有很大的作用。我国已经发布了乙肝的控制总目标,主要还是采用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措施,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有效遏制乙肝传播。

  很多专家建议,应该追加对未接种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我国卫生主管部门已经提出要对15岁以下没有进行过乙肝接种的人群进行乙肝补充接种的建议。据预测,这也是此次一些“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一个话题。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对新生儿以外进行免疫,除了查漏补种外,就是对高危人群,即很有可能通过血液传播感染疾病的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如医务工作者,还有静脉吸毒、性行为高危人群、接受肾透析者等通过体液或者血液有感染危险的人群。梁晓峰强调说,医务人员绝对是应该得到关注的人群。我国谴责医务人员的声浪比较高,但真正给医务人员关怀并不多。有很多数字表明医务人员是对乙肝容易感染、也容易对其他人造成威胁的人群。对医务人员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会有一个很好的社会示范作用,如果这部分人做不好乙肝免疫,就有可能将乙肝传染给别人。

  疫苗的安全性不必过分担忧

  关于乙肝疫苗的安全性,专家认为,乙肝疫苗和其他疫苗相比,发生异常反应率还是比较低的。为什么前段时间经常看到乙肝疫苗接种后频频出事的报道,一些新生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梁晓峰认为,这些死亡事件其实主要是偶合死亡。因为新生儿疫苗接种时间较早,要求是出生以后24小时之内注射,大部分地方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但是新生儿高发死亡就在这段围产期。我国每年新生儿死亡率约为1%。,按此计算,每天大概新生儿死亡数为466名,以要求的及时接种75%计算,每天可能350名新生儿死亡者接种了乙肝疫苗。这种偶合死亡造成了很多人产生误解。他同时指出,由于检测技术等原因,目前还没有证据能证明新生儿的死亡是由于接种乙肝疫苗所致。

  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林琦说,任何疫苗都有副作用。任何一个外来物质进入人体,机体就会集中全身精力把它清除掉,在这个过程中引起被接种者发烧、头疼、胃肠道反应都是正常的。他说,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为了获得长期的保护,接种乙肝疫苗的利益绝对大于短期的副作用。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之后的保护率会大大提高,其他的副作用在乙肝疫苗接种时非常少见。

  很多专家乐观地表示,通过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再过两三代人,就可使我们后代永远不会被乙肝病毒感染,我国乙肝大国的帽子就有可能被摘掉。通过全世界几十年的努力终于把天花病毒从世界上消除。天花疫苗(牛痘)当时是活病毒,而现在的乙肝疫苗生产起来相对容易,成本相对低廉、效果更好,加上规范医疗行为、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综合措施等,我们非常有希望把乙肝从世界上根除,但是这还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