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许可不等于尚方宝剑 |
![]() |
强制许可是对知识产权的权利专有性的限制,在国际法中,最早确立是在《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该公约里,强制许可是一项旨在防止专利权人滥用专利权、阻碍发明的实施和利用,继而阻碍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的原则。
发展中国家药品的产量不到全球的1/10,但拥有世界上3/4以上的人口,公共健康危机日趋严重。以艾滋病为例,据WHO报道,95%以上的HIV/AIDS感染者在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多数感染者因无法支付昂贵的药品费用而死亡。所以在2001年底,WHO达成了《关于TRIPS协定与公共健康的多哈宣言》,赋予成员国在公共健康危机下对药品专利行使强制许可权。随后就宣言的实施达成《关于TRIPS协议和公共健康的多哈宣言第六段的执行决议》,规定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因艾滋病、疟疾、肺结核及其他流行疾病而发生公共健康危机时,可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在其内部通过实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生产、使用和销售有关治疗导致公共健康危机疾病的专利药品。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上述问题同样不可小视。
让人欣喜的是,于2008年12月底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为了公共健康目的,对取得专利权的药品,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制造并将其出口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规定的国家或者地区的强制许可。”
一些国家已在享受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带来的好处。2003年起,部分发展中国家开始运用TRIPS协议对艾滋病药物专利进行强制许可,但这些许可大多是1996年以前发明的所谓“第一代”艾滋病药物;2005年,一些国家对治疗禽流感的药品专利签发强制许可;2006年,先是泰国,随后是印尼和巴西,对“第二代”艾滋病治疗药物签发强制许可;2005?2007年,意大利对抗感染等3种药品实行强制许可。但另一方面,强制许可也是一把“双刃剑”,弄不好会打击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因此在实践中,强制许可的使用并不多。正如美国最高法院在一个案例中所述,“强制许可在我们的专利制度中是稀罕之物……它经常被人提议,却从未在广泛的范围内获得立法通过。”
从法律角度看,立法者往往给强制许可的实施附加了非常苛刻的条件。而一项专利要进行成功的商业使用,除了专利本身,还需要附带转让的非专利技术(称为“Know-how”),但强制许可条款往往不能控制非专利技术的转让,因此,实施强制许可,有时并不能生产出与专利药物一样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产品,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补充研究。
总之,使用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必须同时兼顾专利权人和公共健康两者的利益,才能在防止专利权人滥用专利权的同时鼓励创新,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Science》刊发上海六院与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联合成果:揭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致死性遗传性脑白质病的有效性及其核心机制 (2025-07-11)
- 青海首批外乡产3D打印医疗东西获批上市 (2025-07-11)
- 全国药品运营监管任务会暨“清源”行为推动会召开 (2025-07-11)
- 软骨发育不全等86个常见病病种诊疗指南宣布 (2025-07-11)
- 700亿美元并购风暴,制药巨头狂砸CNS赛道的背后 (2025-07-11)
- 乳酸菌竟是心梗救治的隐形卫士?BMC Med研究揭秘:通过多重机制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2025-07-11)
- 中国科学院发表最新Cell论文 (2025-07-11)
- 《自然》:“扭断”Tau纤维!UCLA团队发明可自组装短肽,与Tau纤维结合后会释放结构应力,让Tau纤维断裂成无毒碎片 (2025-07-11)
- Commun Med:全球视野下痴呆症患者的生存趋势,科学家揭示政策与医疗进步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5-07-10)
- Nature子刊:多模态AI模型,预测心脏病患者死亡风险 (2025-07-1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