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药物市场整体向好 |
![]() |
据一项最新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每年新增患者达150万?200万人,而且中国现有5000万人的健康正受到糖尿病的威胁。理论上来讲,目前我国糖尿病用药市场的容量为70亿元左右,而未来将超过100 亿元。
糖尿病治疗药物分为中成药和西药两大类。西药包括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免疫抑制剂及其它药物,其中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居主导地位。
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主要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和双胍类三类:α-葡萄苷酶抑制剂如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米格列醇,其作用主要是延迟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磺酰脲类主要适用于Ⅱ型糖尿病患者,其作用主要是增强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双胍类有苯乙双胍(降糖灵)、甲福明(二甲双胍)和丁福明等,目前广泛应用的甲福明控制血糖作用与磺酰脲类同效,并且引起低血糖的可能性较小,为肥胖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降糖药。此外,口服降糖药还有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托瑞司他等。近年新上市的噻唑烷二酮类是胰岛素增敏剂,如曲格列酮、吡格列酮、罗格列酮。许多Ⅱ型糖尿病患者和有胰岛素耐受性的患者对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比较感兴趣。
中药降糖药临床常用的有消渴丸、玉泉丸、金芪降糖片等。
近几年,各类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都呈上升趋势,反映出该市场整体向好。尤其是中药降糖药,其良好的安全性受到很多患者的青睐,成为口服降糖药市场销售额最高的品类,2006年销售额接近11亿元,占口服降糖药市场的29%;黄酰脲类降糖药也是口服降糖药市场的主力品种,2006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占口服降糖药市场销售总额的27%;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品种不多,但是销售额增长较快,2006年约为8.5亿元,占口服降糖药市场销售总额的22%;其他产品中,双胍类产品的销售走势相对平稳,而噻唑烷二酮类和格列奈类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额虽然相对较低,但销售额增长很快,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中国巨大的糖尿病药物市场,吸引了诺和诺德、拜耳、百时美施贵宝和礼来等跨国公司的进驻,这些公司在相互竞争的同时,也各自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糖尿病知识教育工作,共同促进了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的发展。
拜耳公司组织的“健康促进杯社区慢病知识大奖赛”已经举办了8届,今年的第9届于5月15日启动,糖尿病知识教育是其重点。此外,该公司还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一项旨在帮助贫困糖尿病患者实现“自我监测血糖,自我管理糖尿病”的助医行动捐赠了价值超过45万元的拜安易血糖仪和配套试纸等,使500名贫困糖尿病患者能够自我检测血糖,实现及时就医治疗。
礼来公司则举办了“糖尿病全国百城巡讲”活动,邀请糖尿病领域的专家,以生动的病例解析及专题报告,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此外,该公司还赞助了国际眼科学会在亚洲建立的第一个糖尿病眼病专门研究机构??“北京大学-礼来糖尿病眼病中心”。
2006年,诺和诺德公司发起了“让我们一起改变糖尿病”的“健康大巴车”活动,该活动持续3年,覆盖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除了为公众提供疾病预防、控制、治疗知识的专业咨询之外,医学专家还现场答疑,帮助公众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
糖尿病药物市场迅速扩大的同时,另外两种产品也悄然“搭车”开辟了自己的市场,并且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一个是家用血糖仪。若按欧美国家九成糖尿病患者拥有家用血糖仪来计算的话,中国市场的需求量将在3600万台,以500元/台计,就意味着180亿元的大市场。而到目前为止,国内糖尿病检测市场的销售额才刚刚超过7亿元,市场潜力巨大。另一个是降糖保健品。美国降糖保健食品的市场规模高达25亿?30亿美元,品种达上百种;日本降血糖及减肥保健食品的销售额也占了保健食品市场两成的份额。我国目前已有数百个保健食品获得“调节血糖”的卫食健字文号,其市场潜力亦不容小视。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科学家破解NRAS突变黑色素瘤的密码——新靶点SHOC2 (2025-05-15)
- 《自然·医学》:填补空白!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偏头痛治疗药物ubrogepant可以改善偏头痛发作前的疲劳、颈部疼痛等前驱症状 (2025-05-15)
- 京剧登上Cancer Cell封面:来自中山大学马骏院士团队 (2025-05-15)
- 中国智造引领再生医美新发展 aphranel优法兰魔法CC针全球首发 (2025-05-15)
- 亿达科创“AI智服”赋能药企认知价值可持续增长 (2025-05-15)
- 双向免疫调节剂-京生·脾氨肽口服溶液:打破过敏性鼻炎合并腺样体肥大的恶性循环,守护儿童自由呼吸 (2025-05-15)
- 染料敏化稀土纳米光热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2025-05-15)
- 新疆继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本平衡规划 (2025-05-15)
- 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却精力充沛!我国学者发现,这个基因突变会导致天然短睡眠 (2025-05-15)
- 张锋的学生创立新公司,8500万美元首轮融资,聚焦体内CAR (2025-05-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