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BCMA靶向治疗!葛兰素史克Blenrep四药方案是初诊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治疗:疗效显著 安全性好! |
![]() |
多发性骨髓瘤(图片来自:cancer.gov)
2021年12月21日//生物网络/- (GSK)近日公布了dream-9 I试验的新数据。本研究旨在评估布伦瑞克(belantamab mafodotin)联合标准护理疗法对多发性骨髓瘤(MM)早期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总体而言,实验数据显示,通过优化剂量、时间表和联合治疗,接受早期治疗的患者中与Blenrep相关的角膜事件可能会减少。这些数据将有助于在更广泛的患者群体中进一步研究和评估布伦瑞克的潜力。
Blenrep是一种针对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已在美国和欧盟获得批准。适应症为:作为单一疗法,用于治疗至少接受过四种疗法(包括抗CD38抗体、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成年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Blenrep是全球首个获批的BCMA靶向治疗,是一流的人性化抗BCMA治疗,适用于那些正在接受当前标准护理但已经进展的患者。Blenrep通过多种作用机制靶向BCMA,这是一种在浆细胞存活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表面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表达。
GSK发展全球负责人Hesham Abdullah表示:“我们仍致力于解决未满足的需求,通过在早期治疗路线中评估Blenrep和标准护理疗法的组合,以及评估不同的给药方案,来优化这些环境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些有希望的数据强调了探索Blenrep作为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联合计划的一部分的潜力。”
贝拉马福汀的作用机制
Dream-9试验:该一期试验在新诊断的不符合移植条件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n=36)中进行,由Blenrep和标准护理(硼替佐米列奈胺地塞米松[VRd])组成的四药方案正在评估中。初步结果显示,在延长给药计划和低剂量的队列中,角膜事件的发生率较低,总缓解率较高。
在dream-9实验中,五个队列的剂量是不同的。队列1为1.9mg/kg Q3/4w;队列2为1.4mg/kg Q6/8W;队列3为1.9mg/kg Q6/8W;队列4中的4W为1.0毫克/千克Q3,队列5中的4W为1.4毫克/千克Q3。在队列1(n=12)、队列3和队列5(n=6)中观察到的ORR为100%,在队列2和队列4中观察到的ORR为83%(n=5/6)。每个队列中至少有50%的患者获得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或更好的缓解,在队列1和队列5中观察到最高的发生率(每个队列中为100%)。在队列1中,9名患者中有7名在达到VGPR后的第一次评估中获得最小残留疾病阴性状态。
在dream-9测试中,没有出现与Blenrep相关的新的不良事件。大多数患者存在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通常通过调整剂量来解决。导致剂量变化的最常见不良事件是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角膜不良事件。所有经历过角膜不良事件的患者仍在接受Blenrep治疗。
DREAMM首席研究员、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骨髓瘤科主任Saad Z.Usmani博士说:“对于不符合移植条件的新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探索新的一线联合治疗方法以提高生存率非常重要。我们认为,Dream-9试验的这些初步结果显示了Blenrep联合方案的潜力,许多患者已经获得了非常好的部分缓解或更好的缓解,并显示出一致的安全性结果,这强调了该法案有可能成为这些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案。”
BCMA靶向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疗法正在研究中(来源文件-—PMID:31277554)
多发性骨髓瘤是仅次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第二常见血液恶性肿瘤。近年来,尽管在化疗、蛋白酶体抑制剂、沙利度胺衍生物和CD38靶向抗体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会复发。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案。2017年MM市场接近140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近290亿美元。
BCMA是一种极其重要的B细胞,广泛存在于MM细胞表面。近年来,它已成为MM和其他血液恶性肿瘤非常流行的免疫治疗靶点。目前为BCMA开发的免疫疗法有20多种,主要分为三类: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以百时美施贵宝/蓝鸟生物为代表)、双特异性抗体(以BsAb为代表,以安进为代表)和抗体-药物偶联物(以ADC为代表)。
Blenrep是一种新的人源化Fc修饰的抗BCMA单克隆抗体,通过非切割接头与细胞毒性剂MMAF(单甲基奥瑞他汀-F)偶联(药物连接技术获得Seattle Science授权)。Blenrep通过抗BCMA单克隆抗体与mm细胞表面的BCMA结合,然后被MM细胞迅速内化,在溶酶体中降解,在MM细胞中释放不可渗透的MMaf。MMAF是一种有丝分裂抑制剂,这是一种抗微管蛋白化合物。通过阻断微管聚合抑制细胞分裂,使细胞停止在G/M期,诱导caspase-3依赖性。此外,Blenrep还能诱导NK细胞介导的ADCC(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和巨噬细胞介导的ADCP(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医保钱包开明地域再扩容,快来看看有您的他乡吗 (2025-07-10)
- STTT:上海九院李青峰/谢峰团队揭示巨痣/兽皮病致病新机制,并提出治疗新策略 (2025-07-10)
- Science重磅发现:人类成年后乃至老年时,大脑海马体中仍在持续产生新的神经元,有助于记忆和学习 (2025-07-10)
- 体脂率多少的男/女性最具吸引力?三项科学研究揭露“完美身材”:男性体脂率13-14%+肩腰比1.57;女性完美身材则更为严格 (2025-07-10)
- STTT:中科院/南开团队发现,膜蛋白TfR1可入核“劫持”p53,增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功能,对抗化疗 (2025-07-10)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