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报告:哈佛大学张毅团队发现导致克隆动物胎盘异常增大的关键基因 |
![]() |
来源:生物世界2022-02-24 08:29
哈佛医学院张毅教授团队在Cell Reports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SLC 38A 4印迹缺失是体细胞核移植胚胎晚期小鼠胎盘高浆的主要原因”的文章。
哈佛医学院张毅教授在Cell Reports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SLC 38A 4印迹缺失是孕后期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小鼠胎盘高浆的主要原因》的研究论文。
本研究报道了氨基酸转运蛋白SLC38A4的基因印迹缺失是克隆小鼠胚胎发育后期胎盘异常增多的主要原因,并揭示了其背后的分子机制。
动物克隆技术是将体细胞的细胞核与去核的卵细胞融合,使终末分化的体细胞重新获得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个体。然而,克隆技术生产的哺乳动物往往存在许多发育缺陷,导致克隆动物的出生率极低和一些生理功能缺陷。其中,克隆胎盘的异常增多在小鼠、牛等许多克隆动物中非常明显,这可能是阻碍克隆动物胚胎正常发育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这种现象已经被发现了20多年,但对其背后的机制却知之甚少。
这个问题的线索直到最近几年才被发现。2017年,张毅团队证明了在基因组的某些区域,在母体染色体上组蛋白H3的第27位赖氨酸上存在大量的三甲基化修饰(H3K27me3),而在父系染色体上没有。这种修饰会抑制基因表达,使得这些特定区域编码的基因只能从男性染色体中表达。这种现象被称为H3K27me3介导的基因印记。
有趣的是,受精卵中H3K27me3介导的基因印记在胎盘细胞中仅部分保留,而在胚胎体细胞中完全丢失。这导致体细胞核移植克隆胚胎中H3K27me3介导的基因印记缺失,导致相关印记基因(如Sfmbt2、Gab1、Slc38a4等)同时表达。)在克隆胎盘的男性和女性染色体上,迫使它们的表达加倍。
张毅团队在2018年提出,这些印记基因在克隆胎盘中的高表达可能是克隆胎盘异常增多的重要原因。然而,在当时,这一假说仍然缺乏关键的实验证据。而且目前还不清楚是哪些印记基因和机制导致胎盘异常增大。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克隆胎盘在胚胎发育后期(14.5至19.5天)显著增加(平均重量从0.21克增加到0.34克),而正常胎盘的生长几乎停止(平均重量从0.11克增加到0.12克)。基于这种差异,研究人员比较了正常胎盘和克隆胎盘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发现H3K27me3介导的印记基因Slc38a4在胎盘发育后期表达迅速增加,克隆胎盘中存在明显的基因印记缺失导致的过表达。
为了研究Slc38a4基因印记缺失对克隆胎盘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通过构建雌性Slc38a4基因敲除小鼠作为核移植的供体,重建了Slc38a4基因在克隆胎盘中的雌雄特异性表达,使印记基因的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实验结果表明,纠正克隆胎盘中Slc38a4印记基因的过度表达,可以有效抑制克隆胎盘发育后期的异常生长。
研究人员通过进一步比较正常胎盘和克隆胎盘在基因转录组、蛋白质磷酸化和物质转运方面的差异,对Slc38a4基因印记缺失如何导致克隆胎盘异常增多提出了合理的解释。研究人员认为,克隆胎盘中负责氨基酸转运的Slc38a4基因由于基因印记的缺失,在胎盘细胞中过度表达,导致胎盘细胞过量吸收母体血液中的氨基酸。然而,胎盘细胞中氨基酸的过度积累导致对氨基酸浓度敏感的mTORC1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mTORC1的激活在促进细胞增殖和生长中起着关键作用,导致Slc38a4基因印迹缺失诱导mTORC1的过度激活,是发育后期克隆胎盘异常增多的重要原因。(100yiyao.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标注“来源:百医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均属于百医网网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承担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百医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本网站所有转载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在随时阅读、评论、分享百医网APP。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医保钱包开明地域再扩容,快来看看有您的他乡吗 (2025-07-10)
- STTT:上海九院李青峰/谢峰团队揭示巨痣/兽皮病致病新机制,并提出治疗新策略 (2025-07-10)
- Science重磅发现:人类成年后乃至老年时,大脑海马体中仍在持续产生新的神经元,有助于记忆和学习 (2025-07-10)
- 体脂率多少的男/女性最具吸引力?三项科学研究揭露“完美身材”:男性体脂率13-14%+肩腰比1.57;女性完美身材则更为严格 (2025-07-10)
- STTT:中科院/南开团队发现,膜蛋白TfR1可入核“劫持”p53,增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功能,对抗化疗 (2025-07-10)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