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中药行业蒸蒸日上 股市却不买账 产业发展有什么不同?

中药行业蒸蒸日上 股市却不买账 产业发展有什么不同?

3月29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15项主要发展指标,安排10项重点工作,对中医药产业发展做出全面规划。

在业内人士看来,2021年中医药产业政策的利好已经被点燃。

一方面,2月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结束,11月新标准实施,推动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另一方面,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我国药品安全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促进中药传承创新”,不仅探索将具有独特炮制方法的中药饮片纳入中药品种保护范围而且还提出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中医药研究方法发展中药,支持多种方式开发中药新药,鼓励中药二次开发。

2022年,国家和地方支持政策将继续。今年年初发布的《“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到,“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开展多种方式的中药新药研发,如病证结合、特殊疾病或证候的特药,重点开发以古代经典方剂为基础的复方中药制剂,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开展中药有效物质和药理毒理的深入研究;开展中成药二次开发,开发中药大品种。”

新政从规划到落地不断变化,加速释放对中医药行业发展的重大利好。然而资本市场似乎并不买账,露出疲态。3月30日开盘,沪深两市中药板块大跌。截至收盘,71家中药上市公司中有37家下跌,涨幅超过5%的仅8家。

  创新高质量发展列入议程

事实上,《“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都提出要助推中药创新研发和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药产业方面,一方面提出加强中药科技创新,加强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强调以古代经典方剂、名老中医、有效成本成分等为基础的中药新药研发。并支持儿童中成药的创新研发;另一方面,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提出“鼓励中药材产业化、商品化和适度规模发展,将特殊加工方法的中药饮片纳入中药材保护范围”。此外,还提出完善中药注册制度,建立以中医药理论、人体经验和临床试验为基础的中药注册和评价证据体系,推动制定和出版《古代名著目录》。

浙商证券认为,《“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是《“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发布后对中药行业的进一步指引。政策对中药创新释放了积极信号,创新中药/经典方剂有望迎来加速增长期。“在政策的支持下,创新中药的审批正在加速。2021年中药新药获批数量创近年新高。相信到2025年,创新中药有望出现爆发式增长,儿科用药将得到进一步支持。”

此外,随着国家对中药全产业链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和规范,对中药材的种植和养殖也有了更高的质量要求

但《医药经济报》记者注意到,云南白药大规模炒股与其主营业务增长乏力、逐渐滞涨有关。2021年财报显示,云南白药整体营收同比保持11.09%的增长,与过去十年的业绩增速一致。但从拆分后的业务结构来看,云南白药的主营业务增长并不明显。

具体来说,云南白药的主营业务分为工业品(自制)和批发零售。其中工业品(自制)包括  市场承压寻找新增长点事业部、保健品事业部、中药资源事业部。牙膏是健康业务的拳头产品,云南白药气雾剂是药品类的主打产品。资料显示,云南白药主营口腔清洁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子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9.1亿元,净利润22.61亿元。从这个数字来看,牙膏等口腔产品占了云南白药工业产品(自制)的半壁江山。但2018年至2021年,云南白药工业品(自制)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68%、1.86%、6.28%、8.42%,增长相对缓慢。

在主营业务动力放缓的背景下,云南白药也有意加大研发力度;d投资。2021年,云南白药研发费用达到3.31亿元,同比增长82.99%。云南白药在年度报告中称,其研发和生产的药品。d投资主要用于特殊医学食品研发注册、生物医学护肤品研发等新项目。可见,云南白药也意识到自己迫切需要在牙膏之外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药品

事实上,中国和  回归药物创新初心在日常疾病治疗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的振兴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需要医药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回归中医药研究创新的初衷。

近年来,中药新药研发热情逐渐高涨,2021年有12种中药新药上市。但与化学药和生物药相比,中药新药研发投入仍略显平淡,中药研发创新不足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此前,企业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邓勇在接受《医药经济报》采访时指出,药品的价值离不开临床价值、科学价值和市场价值三个方面,其中临床价值是核心和根本。邓勇建议,要通过科技创新拓宽中药产品的价值。一是通过现代前沿技术,明确药物作用的药效学基础和机制;二是通过科学研究,寻找中医相对于西医在治疗上的特点和优势;第三,要寻找在研中医与现有中医在临床治疗上的比较优势;第四,要建立从中医药到中间体再到成品制剂的全产品链控制体系,确保药品的优良质量。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