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大进步!一类新的AT2祖细胞可以在人类肺部再生肺泡 这有望开发出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部疾病的方法 |
![]() |
来源:100医疗网原创2022-04-08 08336028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细胞,它们驻留在人类肺部深处,可能在人类肺部疾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于2022年4月7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报纸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细胞,它们驻留在人类肺部深处,可能在人类肺部疾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于2022年4月7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论文标题为“人类远端气道含有一种可再生肺泡的多能秘书处细胞”。
这些作者分析了人类肺组织,以确定这种新类型的细胞,他们称之为呼吸道分泌细胞(RASC)。这些细胞排列在肺部深处的微小气道分支上,靠近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肺泡结构。他们证实,RASC具有相似的特征,并且是肺泡2型细胞(AT2)的单向祖细胞,这使它们能够再生AT2细胞,这对正常的肺泡功能是必不可少的。他们还发现证据表明,吸烟和与吸烟有关的常见疾病,即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可以破坏RASC的再生功能,这表明纠正这种损伤可能是治疗COPD的好方法。
论文的共同作者、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肺部医学讲师玛丽亚巴西尔(Maria Basil)博士表示,COPD是一种常见的破坏性疾病,但我们真的不知道一些患者为什么或如何患上这种疾病的细胞生物学机制。确定新的细胞类型,特别是COPD中受损的祖细胞,可能真的会加速新疗法的发展。
近端气道中的正常人肺上皮细胞群缺乏远端气道中发现的独特分泌细胞亚型。图片来自Nature,2022,doi :10.1038/s 41586-022-0455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典型特征是肺泡的进行性损害和丧失,并因慢性炎症而加重。据估计,在美国的一些地区,大约有10%的人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这种疾病每年在全球造成大约300万人死亡。患者通常接受类固醇消炎药和/或氧气治疗,但这些疗法只能减缓疾病的进展,而不能阻止或逆转疾病。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理解一直是渐进的,部分原因是小鼠——标准的实验动物——的肺缺乏人类肺的关键特征。
在这项新研究中,论文作者、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细胞和发育生物学教授爱德华莫里西(Edward E. Morrisey)博士和他的团队发现了RASC存在的证据,同时还研究了从健康人类供体身上采集的肺细胞的基因活动特征。他们很快意识到,不存在于小鼠肺部的RASC是一种分泌细胞,位于人类肺泡附近,产生气道粘液层所需的蛋白质。
莫里西说,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开始在细胞生物学的水平上了解这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发生了什么。
在观察了RASC和肺泡中一种重要的AT2祖细胞之间基因活动的相似性后,研究小组有了进一步的发现。除了其分泌功能外,RASC还作为AT2细胞的祖细胞(即AT2祖细胞)——再生AT2细胞,以维持AT2细胞的数量并保持肺泡健康。
众所周知,AT2细胞在COPD和其他肺部疾病中会变得异常。这些作者发现证据表明RASC缺乏可能是这些异常的上游原因。在COPD患者和有吸烟史但未患COPD的人的肺组织中,他们观察到AT2细胞的许多变化,这表明RASC向AT2细胞的转化存在问题。
莫里西说,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但这些发现指出了未来通过恢复RASC到AT2的正常分化过程,甚至通过补充受损肺的正常RASC人群来治疗COPD的可能性。(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1.玛丽亚c巴兹尔等人。自然,2022,doi :10.1038/s 41586-022-04552-0。
2.研究人员在人类肺中发现具有再生特性的新细胞类型
https://phys . org/news/2022-04-cell-human-lung-regenerative-properties . html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及音视频资料,版权归100医学网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文章。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都在使用100医疗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体脂率多少的男/女性最具吸引力?三项科学研究揭露“完美身材”:男性体脂率13-14%+肩腰比1.57;女性完美身材则更为严格 (2025-07-10)
- STTT:中科院/南开团队发现,膜蛋白TfR1可入核“劫持”p53,增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功能,对抗化疗 (2025-07-10)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JAMA子刊:受教育程度高竟成AD负面因素?队列研究发现,在存在显著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与tau蛋白积累更快有关 (2025-07-09)
- 诺华首款新生儿及婴幼儿疟疾治疗药物获批 (2025-07-08)
- 24岁或就埋下痴呆隐患!性格不好还易“加速”脑萎缩!两项研究:首次在24-44岁健康个体中检出痴呆风险因素;性格对脑健康很重要 (2025-07-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