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李世斌访谈:人老年睡眠不佳背后的睡眠碎片化神经机制 |
![]() |
李世斌:首先感谢TCCI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安排这次采访!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研究是我在斯坦福大学Luis de Delaisi教授实验室做博士后期间的一个研究课题。
二十多年前,德莱西博士是美国圣地亚哥斯克里普斯研究所J Gregor Sutcliffe实验室的博士后。当他检测到一种大鼠下丘脑特异性mRNA时,他发现它编码了一种神经肽前体。这种神经肽可分为神经递质下丘脑分泌素1(下丘脑分泌素1/Hcrt1)和下丘脑分泌素2(下丘脑分泌素2/Hcrt2)。由于分泌Hcrt的神经元在下丘脑有特定的分布,并有大量与胃肠激素分泌素同源的氨基酸,我导师的团队将其命名为下丘脑分泌素。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西南德克萨斯医学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Takeshi Sakurai和Masashi Yanagisawa)独立发现了这个系统。他们发现了两种神经肽,可以与外侧下丘脑中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结合。他们发现,这些神经肽注射到老鼠的大脑中,可以刺激老鼠进食,因此被命名为食欲素A(orexin-A)和食欲素B(orexin-B)。
神经科学研究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光遗传学的发明,使得特异性调控某一类神经元的活动,同时观察行为表型成为可能。2007年,德莱西教授与斯坦福大学的卡尔戴斯罗特教授合作,发现激活这些神经元引起的一个主要行为变化是促进睡眠-觉醒转换和维持觉醒状态,即这些神经元的活动可以促进觉醒。这些观察也证实了I型发作性睡病是由Hcrt神经元的缺失引起的。
我的研究兴趣主要是睡眠调节,尤其是睡眠障碍的机制。众所周知,良好的质量和充足的睡眠对保持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高质量的睡眠面临着各种挑战。比如,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质量会下降,而睡眠质量的下降不仅表现为白天困倦,或者晚上难以入睡,睡眠中还容易短暂惊醒,即晚上容易多次起床,严重影响睡眠质量。我的研究方向之一是睡眠随年龄增长的不稳定性,即睡眠碎片化现象。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JAMA子刊:受教育程度高竟成AD负面因素?队列研究发现,在存在显著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与tau蛋白积累更快有关 (2025-07-09)
- 诺华首款新生儿及婴幼儿疟疾治疗药物获批 (2025-07-08)
- 24岁或就埋下痴呆隐患!性格不好还易“加速”脑萎缩!两项研究:首次在24-44岁健康个体中检出痴呆风险因素;性格对脑健康很重要 (2025-07-08)
- 河北省医保局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08)
- 我国树立欠缺食物平安危险隐患外部申报奖励机制 (2025-07-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