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长?研究发现 个子高会增加患癌风险 身高每增加10厘米 患癌风险增加14% |
![]() |
来源:诺维医学2022-10-17 14:11
根据目前的研究数据,个子高的人患癌症的风险可能更高。最主流的“生长激素”理论认为,许多高个子的人患癌症的风险更高,因为他们分泌的生长激素更强,刺激细胞分裂和生长。
癌症是世界上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癌症的发生发展与饮食、环境、人口老龄化等密切相关。癌症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癌症作为主要死因的情况日益突出。
身高是很多小人物心中一辈子的痛。很多人用各种方式希望自己能长高几厘米。但是身高真的是越高越好吗?
最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杂志《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记预防》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成人参加的身高和肤色癌症风险:癌症研究,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研究论文。
这项研究表明,高个子可能比矮个子更容易患结肠息肉,这些息肉后来可能会变成恶性肿瘤。身高每增加10厘米,大肠癌风险增加14%,腺瘤风险增加6%。
研究人员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在体检或手术中,较高的身高很可能是一个被忽视的危险因素,身高应该作为大肠癌筛查的一个危险因素。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47项观察性研究的数据,涉及280,660例结直肠癌和14,139例结直肠腺瘤。其中,33项研究报告了身高每增加10厘米的结直肠癌发病率,26项研究比较了最高和最低身高个体之间的结直肠癌发病率,4项研究报告了评估身高每增加10厘米的结直肠腺瘤发病率的数据。
此外,它还包括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结肠生物膜研究的原始数据,该研究招募了1459名接受门诊结肠镜检查的成年患者,以探索癌症和粘附在结肠壁上的细菌之间的关系。
根据数据分析,最高的人患大肠癌的风险比最低的人高24%,身高每增加10厘米,患大肠癌的风险增加14%,患腺瘤的风险增加6%。
身高增加10厘米,患大肠癌的风险增加14%。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的数据,我国男性平均身高为169.7cm,女性平均身高为158cm,这意味着179.7cm男性和168cm以上女性患大肠癌的风险增加14%,患腺瘤的风险增加6%。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癌症大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中国的癌症数据不容乐观。无论是新增病例还是死亡人数,中国都是世界第一。
2020年大肠癌新发病例将达到56万例,仅次于此,不容小觑。
对于结直肠癌,有一些众所周知的饮食因素是可以改变的,如加工红肉和吸烟。但是在筛查的时候,临床上往往会忽略身高。
研究人员表示,身高应该被视为结直肠癌筛查的一个风险因素。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关于身高与癌症风险关系的报道。几乎所有研究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身高越高,风险越大。国家如此,不分种族,不分性别。
早在2011年,《肿瘤学》就发表了著名的英国百万女性研究项目的成果。通过对英国100多万名女性平均10年的跟踪研究,科学家发现身高和癌症风险之间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平均而言,英国女性身高每增加10厘米,患癌症的概率就增加16%。
而且研究的结果并不是某一种癌症的风险增加,而是几乎所有癌症类型的风险都随着身高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共比较了女性常见的17种癌症类型,其中15种常见癌症发病率增加,其中风险增加最多的包括(增加17%)、结直肠癌(增加25%)、肾癌(增加29%)等。
从目前的研究数据来看,个子高的人患癌的风险可能更高。根据最主流的生长激素理论,许多高个子的人患癌症的风险更高,因为他们分泌的生长激素更强,刺激细胞分裂和生长。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及音视频资料,版权归100医学网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文章。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都在使用100医疗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JAMA子刊:受教育程度高竟成AD负面因素?队列研究发现,在存在显著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与tau蛋白积累更快有关 (2025-07-09)
- 诺华首款新生儿及婴幼儿疟疾治疗药物获批 (2025-07-08)
- 24岁或就埋下痴呆隐患!性格不好还易“加速”脑萎缩!两项研究:首次在24-44岁健康个体中检出痴呆风险因素;性格对脑健康很重要 (2025-07-08)
- 河北省医保局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08)
- 我国树立欠缺食物平安危险隐患外部申报奖励机制 (2025-07-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