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发现:细胞竞争可能有助于解释癌症复发的分子机制 |
![]() |
来源:100医疗网原创2022-11-15 16:56
西南医学中心和其他机构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癌症患者被宣布无癌后几个月或几年,细胞竞争可能是癌症复发的原因。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开发更好的方法来治疗甚至预防癌症转移。
细胞竞争是一种适应感知过程,对机体组织的平衡非常重要,健康组织淘汰不健康组织非常重要。近日,在国际期刊《癌症发现》(Cancer Discovery)上发表的一篇题为《细胞竞争塑造转移潜伏期和复发》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南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发现,在癌症患者被宣布无癌后数月或数年,细胞竞争可能是癌症复发的原因。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开发更好的方法来治疗甚至预防癌症转移,或抑制肿瘤向身体不同部位的扩散。
研究人员Srinivas Mallad表示,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原发肿瘤内部的细胞竞争会导致适应性差的细胞被转移到身体的循环系统中,但并不是所有无家可归的细胞都会死亡,一些具有转移潜力的细胞会在循环系统中存活,在远处的器官中持续存在,并开始癌症的转移。大多数癌症都有转移。在透明细胞肾癌(ccRCC,肾癌的最常见形式)中,新的转移病灶通常在原发肿瘤被移除后很久才出现。这个过程被称为异时转移。现在研究人员知道,这种转移将在几个月或几年内发生,许多患者和他们的医生认为他们的身体没有癌症,但研究人员不清楚这是如何发生的。
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员Malladi等人通过植入携带额外基因的人类ccRCC细胞,创造了一种异时转移的小鼠模型,使其能够发光并抵抗一种潮霉素。四周后,研究人员通过手术切除了植入部位形成的原发肿瘤,然后通过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继续监测动物体内的癌症转移情况。虽然在接下来的5个月中,小鼠体内没有出现转移性肿瘤,但研究人员在动物的肺部发现了活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发光,并对潮霉素具有抗性。
细胞竞争可能有助于解释癌症复发的分子机制。
图片:《癌症发现》(2022)。doi:10.1158/2159-8290
当研究人员在培养皿中培养这些潜在的转移细胞(Lat-M)和原发性肿瘤细胞时,他们发现原发性肿瘤细胞可以接管混合物,更多的Lat-M细胞最终会出现在培养液中。这些迹象表明Lat-M细胞失去了与原发肿瘤细胞的竞争力。然而,当研究人员将Lat-M细胞单独植入小鼠体内时,可能Malladi解释说,虽然Lat-M细胞是失败者,会被原发肿瘤取代,但当它们独立生长时,它们会成为赢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疾病的进展不一定是由显性侵袭性细胞克隆驱动的,而是由原发性肿瘤中适应性低的非显性细胞克隆驱动的。
经过进一步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叫做SPARC的基因似乎在Lat-M细胞易位和远端器官建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原发性肿瘤中SPARC活性降低时,Lat-M细胞易位也会减少;然而,去除植入肺中的Lat-M细胞中的SPARC可能导致肿瘤转移负担的增加。研究人员表示,可能还有其他基因有待进一步发现,它们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研究人员表示,对手术切除的原发肿瘤进行基因分析,可能会发现哪些个体需要在手术后密切监控异时转移,未来可能会有特殊药物作用于这些基因,以阻止Lat-M细胞离开原发肿瘤。这种策略可以防止一系列癌症的异时转移。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细胞竞争的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可能是被具有潜在转移潜力的细胞所取代,从而塑造了癌症的转移潜力和复发特征。(100yiyao.com)
原始来源:
Kangsan Kim,Huocong Huang,Pravat Kumar Parida等,《细胞竞争塑造转移潜伏期和复发》,癌症发现(2022年)。DOI:10.1158/2159-8290。CD-22-023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及音视频资料,版权归100医学网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文章。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都在使用100医疗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JAMA子刊:受教育程度高竟成AD负面因素?队列研究发现,在存在显著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与tau蛋白积累更快有关 (2025-07-09)
- 诺华首款新生儿及婴幼儿疟疾治疗药物获批 (2025-07-08)
- 24岁或就埋下痴呆隐患!性格不好还易“加速”脑萎缩!两项研究:首次在24-44岁健康个体中检出痴呆风险因素;性格对脑健康很重要 (2025-07-08)
- 河北省医保局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08)
- 我国树立欠缺食物平安危险隐患外部申报奖励机制 (2025-07-08)
- EAN2025:常见血检指标TyG或可预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下降速度! (2025-07-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